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要闻 > 民宗动态

回放丨“奋进新征程·广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十年”新闻发布会

2022-10-14 16:31     来源:广西云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于2022年10月14日(星期五)10:00,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奋进新征程·广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十年”新闻发布会,邀请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兼),自治区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班忠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冯华清,自治区民宗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振林,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韦翔主持。


“奋进新征程·广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十年”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2年10月14日(星期五)10:00

地点:南宁市民族大道112号广西新闻发布厅


出席人员:


班忠柏  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兼),自治区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

冯华清  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

李振林  自治区民宗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主持人:

韦 翔  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韦  翔: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举办的“喜迎党的二十大 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系列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奋进新征程·广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十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全区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坚守维护民族团结重大政治责任,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八桂大地,推动全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示范。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兼),自治区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班忠柏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冯华清先生,自治区民宗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振林先生。

首先请班忠柏先生作介绍。


班忠柏:


班忠柏: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广西民族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广西并对广西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2017年视察广西时指出“作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广西各族人民长期以来亲如一家,民族关系十分融洽”,2018年为自治区成立60周年题词“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2020年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广西时指出“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是民族团结、民族交融最成功的地方”,勉励我们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十年来,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守维护民族团结重大政治责任,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八桂大地,推动全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示范,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的突出成效:

第一,体制机制建设取得新成效,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全区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2016年,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持续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决策部署;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上,2021年,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决定。自治区党委先后于2014年、2021年两次召开全区民族工作会议,对推进新时代全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二是健全完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各级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民族工作的统筹协调,自治区民族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由27个增加至51个,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专项工作绩效考评,压紧压实民族工作责任。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的决定》,自治区政府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作出具体安排,自治区政协全面开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委员行动”,等等,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逐渐形成。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坚强保障。注重在少数民族青年中培养发展党员,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领群众致富、维护社会稳定、守卫边疆领土、开展反分裂斗争的坚强战斗堡垒。

第二,融入中心、服务大局,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更加坚决有力。一是成功举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推动近200个重大公益和民生项目落地见效。全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15个自治县(含3个享受自治县待遇县)143.6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如期全面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进步,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得到有力夯实。二是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区各族人民“三个共同愿景”之一,把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1+1+4+3+N”目标任务体系。三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加强边境安全设施和防控体系建设。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大会战,累计投入资金125.94亿元,在边境地区布局若干中小城镇和工业园区,推进“百企入边”行动,把边境地区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带,建成“四个共同”边境文化长廊,坚决守好祖国“南大门”。

第三,聚焦重点工作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更加突出。一是建设首批10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在全国省级层面首次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在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广西民族研究》增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栏,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研究阐释。二是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首创爱国主义教育品牌“国旗工程”,在村(屯)、社区建设一批“同心文化载体”,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建广阔平台。我们大力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打造民族文化精品力作,连续六年举办“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成为富有广西特点的文化旅游消费品牌。参加第十、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取得14个一等奖、43个二等奖、56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普及率达85.68%,排在西部地区首位。三是大力推动少数民族聚居区高质量发展。提升少数民族聚居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让各族群众享有更优质的教育和医疗卫生保障。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帮助他们解决好就业社保、就医就学、租房租赁等实际问题,让各族群众逐步实现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据“七普”数据,全区有163.66万个家庭由两个以上民族组成,汉族和少数民族组成的家庭和多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家庭分别比2010年增长近30%和近25%,“十口之家、情融五族”比比皆是。四是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百千”工程和边境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共创建各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2562个,其中获命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66个;9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74个单位和88名同志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五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健全完善民族政策和地方法规体系,出台涉及民族工作的地方性法规22件、政府规章2件、规范性文件57件,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第四,部门协作形成新合力,工作推进更加顺畅高效。一是充分发挥自治区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自治区民族工作委员会等议事协调机构的优势作用,统筹协调各部门履行民族工作相关职责。制定印发自治区民族工作委员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责任分工方案,各委员单位共同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二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创建命名主体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统战部和自治区民宗委调整升格为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统战、民宗、发改、教育、共青团、文旅等部门启动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等“三项计划·桂在行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通过举办自治县、民族乡成立逢十周年庆祝活动,推动自治区相关部门共同为每个县庆累计投入不少于1亿元,支持各自治县(民族乡)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为各族群众办成一批实事好事。三是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公安厅等部门坚决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牢牢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广西民族工作取得的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的结果,也是全区各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砥砺奋进的结果。迈向现代化新征程,我们将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格外珍惜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锚定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广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下面,我和华清同志、振林同志愿意就“奋进新征程·广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十年”有关问题回答大家提问。谢谢!

韦  翔:

感谢班忠柏先生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称赞“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广西在奋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新征程中,有哪些思路和举措?谢谢。


班忠柏:

我们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按照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1+1+4+3+N”目标任务体系,履职尽责,狠抓落实,建设各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富裕幸福家园、互嵌融居的守望相助和谐家园、共建共治的边疆稳定平安家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一是逐步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以“建设一批研究基地、设立一批重大课题、培养一批研究人才”为抓手,命名首批10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安排专项经费,鼓励、指导和支持研究基地和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在全国省级层面首次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扎实做好《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广西卷》编纂工作。

二是不断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体系。发挥组织部门、机关工委、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校)、社会主义学院等部门、单位的作用,共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发挥教育部门、共青团的作用,共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国民教育;发挥宣传、民宗、文旅、教育、住建等部门以及广西日报、广西广播电视台、广西新闻网等各级各类主流媒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教育传播中心的作用,共同搞好社会宣传教育。

三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办好“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第十五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特色民族文化活动,推动实施少数民族聚居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

四是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优化调整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分配。筹办好自治县、享受自治县待遇县逢十周年庆祝(纪念)活动,支持每个自治县逢十周年县庆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资金不少于1亿元,加强新时代安边固边兴边工作,深入推进民族特色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工作。

五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域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区)创建,修订完善示范单位评审命名管理办法和测评指标体系,开展第六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申报评选。大力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桂在行动”。加强“同心文化载体”建设,创新开展城市民族工作。

六是调整完善差别化支持政策。制定广西贯彻落实“十四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规划的实施意见。推动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全面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华声晨报记者:广西是如何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的?谢谢。

冯华清:

广西聚焦“三个纳入一个搞好”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即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不断完善宣传教育机制,引导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是纳入干部、党员教育。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班的核心课程,列入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重要内容,2021年以来指导全区各地各部门积极举办相关学习宣传教育培训班446期(次),培训人数达22000余人(次)。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科大讲坛”,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央民族大学,自治区民宗委、广西社科院、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博物馆、广西三月三杂志社等7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录制12期讲坛视频,在“学习强国”等多媒体平台循环播放。

二是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深化各级各类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纳入初中课程和中考考察范围。举办2022年广西“青年大学习”知识挑战赛暨全区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赛,全年不间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团、队日活动,举办“石榴花开青春梦”同心营和“广西新时代好少年评选”等活动,逐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三是搞好社会宣传教育。全方位、多层次、常态化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壮族三月三·和谐在八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在全国首创爱国主义教育品牌“国旗工程”,1513个“国旗工程点”覆盖陆海疆一线,成为新时代广西各族人民守好祖国“南大门”的靓丽风景线。大力宣传黄大年、黄文秀、莫振高、梁小霞等先进典范,大力培育、树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持续打造“八桂楷模”品牌,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浓厚氛围。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记者:中央和自治区要求,要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请问,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谢谢。


李振林:


十年来,广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关于促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法规,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红色基因传承、文化惠民、重点文物保护“四大工程”,积极推进编纂《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广西卷》《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广西卷》,举办9次“壮族三月三”、2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3届曲艺展演、6届“畅享民歌”等一系列重大文化活动,开展5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新设壮族文化(崇左)生态保护区、南岭瑶族文化(贺州)生态保护区等7个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打造现代彩调剧《新刘三姐》、壮剧《百色起义》《黄文秀》《我家住在铜鼓岭》等一批艺术精品,抢救搜集1.5万余册(件)各民族古籍,建设民族特色村寨205个,积极搭建各具特色的节庆民俗、展览展演、文化旅游等平台,在增强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各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更加认同、更加热爱、更加自豪、更加自信,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取得实效。


香港商报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治国必治边”的重要战略思想,请您介绍一下十年来广西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主要情况? 谢谢。



班忠柏: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指出“广西是革命老区,是贫困地区,也是边境地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做好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就有了坚实基础;边境建设搞好了,民族事业发展了,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也是极大促进。这几项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要一并研究、同步推进。”长期以来,广西边境一线的边民肩负着保家卫国的责任,一个村就是一个哨所,一个边民就是一个哨兵,为国家戍边守疆作出了重大贡献。

广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兴边富民行动的决策部署,召开全区兴边富民工作会议,出台兴边富民强边固边“1+7”系列文件,成立自治区、市、县三级兴边富民工作领导小组,2019年启动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创建三年行动,先后于2020年和2021年命名挂牌了广西兴边富民示范县3个、示范乡镇10个、示范村(社区)52个、示范园区3个,强化示范引领,推动兴边富民行动深入开展。

广西成为全国率先开展“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创建”的省区,积极推进强基固边、民生安边、产业兴边、开放睦边、生态护边、团结稳边“六大工程”,总投资超千亿元。如今的边境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边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高,祖国南疆生态安全屏障全面筑牢,民族团结和边防巩固成效突出,各族群众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军民同心守好祖国“南大门”,千里边疆发展前景更加喜人。

目前,我们正组织开展靖西市等一批“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建设试点工作,制定我区贯彻落实《“十四五”兴边富民行动实施方案》工作方案,抓好兴边富民行动创新推进试点申报工作,争取让更多的边境县(市)、乡镇、村纳入创新推进试点范围,持续深入实施边境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建设,加强天琴艺术、侬峒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维护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安全。依托边境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平台载体,广泛开展“国旗工程”“和谐壮乡·团结进步”“和美校园·同心筑梦”等活动,巩固深化边境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百点工程”建设,打造边境地区“四个共同”文化宣传长廊,不断增强边境地区各族干部群众“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把边境地区发展融入全区新发展格局一体谋划,着力推动边境地区重点项目建设、出台差异化区域扶持政策支持边境地区发展等。


南宁新闻网记者: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请问我区如何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谢谢。

冯华清: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我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崇高荣誉,充分说明我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重大成效。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只有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着力打造新时代创建工作“升级版”,才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一是以“融”的工作理念促创建。突出和强化“融”的鲜明导向,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评价标准,贯穿到创建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以示范创建为抓手,立足深化主题内涵,创新方式载体,扩大社会参与,推动创建工作全面提质增效。在获得600个全国、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命名的基础上,推荐42个地区和单位参加全国示范评审,组织10个县(市、区)、5个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试点工作,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

二是以“新”的工作格局促创建。贯彻落实中央和全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完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深化“三个并重”创建格局(即:少数民族聚居区与散居地区并重、城市与农村并重、机关事业单位与社会各行各业并重),促进全区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推动形成“党的领导更加有力”“主题主线更加突出”“各地各级更加重视”“方法载体更加丰富”“全社会参与更加踊跃”“宣教氛围更加浓厚”“示范引领作用更加明显”的良好局面。

三是以“严”的工作制度促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命名主体由部门升格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并将在“七进”的基础上,将评审命名范围扩大到设区市、自治区直属单位和中直驻桂单位,同时将修订出台新评审命名管理办法,制定示范区示范单位测评指标,认真落实“五个纳入”、绩效考评、动态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创建工作,优化创建环境、提高创建质量。

四是以“实”的保障措施促创建。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和以奖代补的原则,调整补助市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费。调整后,2022年补助市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费由原来的600多万元增加到3000多万元。不断完善创建工作方案,持续打造“十百千”工程、“边境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建设等工作品牌,全覆盖开展创建工作。


中国新闻社广西分社记者:请问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方面,我区有哪些创新性的做法?谢谢。

李振林:

进入新时代,与全国一样,我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广泛深入,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为巩固、创造促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我区采取系列务实举措,从推进各族人口流动融居、深化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扎实抓好城市民族工作等方面入手,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其中不乏创新性做法。

比如,今年4月份以来,为贯彻落实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等10个国家部委关于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简称“三项计划”)的部署要求,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共青团广西区委,自治区教育厅、发改委、民宗委、公安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文化和旅游厅、国资委、工商联等10个部门联合启动实施“三项计划·桂在行动”。“三项计划·桂在行动”具有鲜明的广西特色。“交流计划·桂在行动”重在引导开展跨区域学生夏(冬)令营、多种形式的青年优秀人才参观考察团、青少年志愿服务、青少年“手拉手”等交流活动;“发展计划·桂在行动”重在引导面向各族群众设立就业服务站(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进行就业帮扶、深化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等;“旅游促进计划·桂在行动”重在引导重点景区突出和展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规范旅游景点导游词(解说词)、提升景区文化活动的中华文化内涵等,在全区各地景区中注入新内涵、打造新线路、发展新业态、培育新主体、用好新基地,比如,桂林象鼻山等景区,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试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游等,吸引众多游客,成为“热门旅游打卡点”。自今年“壮族三月三·和谐在八桂”系列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各级各地各部门共举办“三项计划·桂在行动”线上线下相关活动1600多场次,活动范围从局部边海防、脱贫地区,拓展到新疆西藏及部分发达省市,参与各族群众达300多万人次。

  翔:

感谢各位发布人的回答。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民宗委沟通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