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民委统一部署和《广西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有关要求,自治区民宗委于今年推进建设广西“云上民族村寨”工程试点任务。10月27日,随着“广西‘云上民族村寨’工程(三江侗族自治县)数字化平台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工作顺利完成,标志该项工程正式启动。
经综合考察和评估,广西“云上民族村寨”工程首批试点对象为三江侗族自治县获国家民委命名的14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主要是建设数字化信息平台。通过在信息平台上运用数字化成像技术,多方位展示民族特色村寨,对村寨的基本信息、历史文化、民族记忆、全景展示、影像资料、相关规划、保护机制等信息等实行数字化留存,促进相关信息在平台上流动和互联互通,进一步促进民族村寨保护,推动数字乡村、数字村落建设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工作。
本次“云上民族村寨”工程在推进过程中,吸取了浙江、贵州、海南、辽宁丹东多个省(市)实施云上民族村寨建设的先进经验。具备三个特点:一是立足于“新”。运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构建工程框架,利用虚拟仿真、数字多媒体技术,智能推送文字、图片、音视频和三维模型、语音解说等信息,使用户融合感知式地获取民族村寨信息;二是立足于“全”。对民族村寨的布局思想、历史建筑、非遗和民族文化进行全方位、沉浸式、多维度地展示,实现民族村寨生态价值、经济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系统化和可视化。同时,将工程建设积极赋予“三个意义”,突出民族团结聚人心、共同富裕促进步的内容展示,多角度全方位展现党的民族政策取得的光辉成就,争取整理集成最全面和完整的民族村寨保护发展资料;三是立足于“融”。预留了民族特色产业数字化发展、民族文化活态传承、旅游场景推介、特色农产品及手工艺品展示提供跨地区平台媒介接口,以数字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广西“云上民族村寨”工程计划于今年年底完成初步建设,于2024年初正式上线。该项目的推广运用,对我区民族特色村寨推广、保护、利用起到直接推动作用,是我区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标志性工程。下一步,自治区民宗委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积极探索平台建设及推广运用途径,形成在自治区范围内可推广、可复制的“云上民族村寨”建设样板。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