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至23日,国家民委、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主办的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现场交流会在北京召开。自治区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振林参加了会议。为传达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自治区民宗委12月1日上午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具体贯彻落实措施。
进一步完善工作协调机制。一是完善自治区层面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协调工作机制,调整协调小组成员名单,定期组织会商、专题调研,跟踪问效。二是加强职能部门协作。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要加大对计划的支持力度,推进体现“三交”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自治区文旅厅要发挥行业主管职责,鼓励和支持民族地区优化旅游业营商环境,加快形成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自治区民宗委要发挥协调小组作用,推动计划落到实处。三是研究出台或制定旅游促“三交”的政策、规划,要以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为着眼点,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对地方旅游标准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完善,既要富民,也要“铸魂”。
进一步抓好用足政策支撑。一是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新的史料体系与话语体系为依据,进一步挖掘历史遗迹遗产和文博资源,打造一批具有辐射影响力的“打卡点”,培育一批彰显主题的旅游线路、旅游演艺、主题游等。二是补充完善我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指标体系,将旅游促“三交”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创建评比中,在示范区示范单位、模范集体个人评选表彰、国家级旅游示范评比中体现“融”的效果。三是助力“春雨工程”,积极引导景区景点、博物馆创新研学课程和线路设计,鼓励大中专学生走进民族地区、文博场馆开展义务讲解志愿服务活动。
进一步以点带面培育典型。一是紧扣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扎实做好新中国成立75周年、湘江战役90周年、西南剧展举办80周年等主题纪念系列活动,抓好广西剧展、广西优秀进京展演两项重点活动,在全区遴选一批展现新时代广西艺术创作最新成果的优秀作品在京演出。培树一批示范景区、精品路线和文艺作品,增强旅游活动文化内涵和文化品质。二是推动完善景区符号标识,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要求体现到建筑风格、标识标牌、文创产品等,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每年给20-30个民族村寨300-500万,进行村容村貌提升,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平陆运河博物馆的开工建设,推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二期改扩建、广西自然博物馆搬迁新建、广西民族博物馆扩容改造。三是发挥生态旅游优势,鼓励发展绿色旅游,引导民族村寨旅游按照体现共同性的导向转型升级。继续加强世界遗产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保护管理工作,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灵渠、侗族村寨·三江侗族村寨保护和申遗基础工作。办好“壮族三月三”系列文化旅游宣传活动,不断推出“广西美味·百县千菜”广西非遗特色美食、“广西有礼”特色旅游商品。四是创新传播方式,大力宣传推广旅游促“三交”好做法、好经验、好案例。持续打造“文兴广西”特色群众文化品牌,主办好冬季村晚全国主场活动,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主题的“歌唱祖国”主题群众歌咏系列活动。
进一步创新举措抓落实。一是善于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媒体,推出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平台,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着力深化骨干培训行动、规范讲解词导游词行动、展陈提升行动、研学资源挖掘行动、标准赋能行动、试点示范行动“六项行动”,真正达到旅游促进“三交”有形有感有效的目标。二是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与旅游内容相融合,深度提炼广西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品牌内涵。三是继续组织开展“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周”、“畅游广西”全季文化旅游等 “引客入桂”宣传推广促销费活动。扎实办好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桂林旅游展、2024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及系列活动等重大会展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