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要闻 > 民宗动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籍书系编纂出版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南宁召开

2025-10-31 19:10     来源:广西古籍办     作者:郑钦才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10月31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籍书系编纂出版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广西民族大学召开。自治区民宗委二级巡视员朱小梅在会上致辞,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业务处负责人孙瑞阳作总结讲话。

会议全面总结了“十四五”时期全国实施“国家民委铸牢书系”和各省区市实施“铸牢书系”的工作成绩和经验。会议认为,“十四五”时期,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机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以推动少数民族古籍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为目标,同心协力推进“国家民委铸牢书系”编纂出版。该书系自启动实施以来累计立项49个项目,已结项29个,出版了16项成果,成为全国古籍工作的一大亮点广受关注,为构建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贡献了古籍力量。

会议强调,“十五五”时期,各省区市要持续发力,不断孵化、储备“铸牢书系”优质项目,深入挖掘古籍中蕴含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建设;着力加强宣传利用,为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贡献;注意总结经验,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好做法,推动全国古籍工作协力发展。

会议介绍了广西在实施“国家民委铸牢书系”和“广西铸牢书系”工作上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好做法。一是做好规划引领,启动实施《广西古籍文库》编纂出版工程,规划了70余个项目,建立了“拿得出”“可申报”“能实施”的项目储备机制;二是强化组织保障,将广西少数民族古籍抢救保护、《广西古籍文库》编纂出版工程及“广西古籍文库”数字平台建设等核心工作纳入政策支持体系,为全区少数民族古籍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三是创新工作机制,包括探索实践“五支队伍”建设凝聚合力,开展古壮字古籍人才培养试点工作为全国古籍人才培养提供“广西方案”借鉴,建设数字化平台推动古籍资源开放共享实现“藏用并举”等,进一步完善了广西古籍工作体系;四是加强科技赋能,通过研发了“那蛙民族古籍智能编辑校对平台”等系列工具,以人工智能有效解决了古籍整理难、编校难、出版难等问题,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和水平。

来自北京、内蒙古、吉林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少数民族古籍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承担“国家民委铸牢书系”项目负责人和专家学者代表,广西相关出版社代表,古籍数字化单位相关负责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图书馆部分师生代表共70余人参加会议。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