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县劳动小学创建于1907年,是一所县直小学。建校初期,韦拔群、韦国清、覃健、覃士冕、覃应机等我党我军高级将领和高级干部曾在此就读,是红七军第三纵队指挥部旧址,红七军领导人邓小平、韦拔群、陈洪涛曾在此办公。学校具有悠久的革命历史和深厚的优良文化传统,被誉为“红色的摇篮”,是全国百所名校之一。一直以来,劳动小学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各族青少年学生交往交流交融,使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尽情绽放。
“党队”共建,凝聚合力同心共促共融共享。以党建引领航向,凝聚奋进力量。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党员教师的思想教育与少先队组织工作有机结合,建立了党支部领导下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管理机制。通过“党+队”共建,提高了班队课、道德与法治课和少先队活动课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质量,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各族师生在校园里互帮互助,友好相处,形成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
环境育人,全面营造民族大团结宣传氛围。以宣传为突破口,营造浓厚氛围。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主动融入民族文化元素,通过设计教学楼的楼道文化墙、四合院的民族文化长廊、民族教育宣传月等载体活动,展示各民族的民风、民情和民俗,弘扬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切实将“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深植学生内心。通过在校园内的物质文化建设和环境文化建设,从而彰显学校的文化内涵和书香气韵,营造浓浓的民族团结氛围,让各族青少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熏陶。
课程融合,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课堂为主渠道,丰富教育内涵。开设民族理论常识课程,将民族教育、民族知识、民族文化融入新生“第一课”、融入思政教育、融入常规教学、融入载体活动,打造“思政课教学引领、文化课教学强化、专业课教学拓展”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学平台。结合东兰红色文化、铜鼓文化、民族特色,开设“民族文化社团”,组织各族青少年学生学习传承壮族铜鼓舞、瑶族猴鼓舞、壮族山歌、武篆民谣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班级开展共读一本书、共唱一首歌、共讲身边事、共创一幅画、共看一部电影等优秀文化传承活动,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植入德、智、体、美、劳教育教学全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