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防城港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结合各行业各领域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实际,主打政治、经济、宣传、模范、法治等五张“升级版”品牌,走出了一条富有时代特点、切合防城港实际、顺应人民期盼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
打好“政治牌”。始终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推动民族工作。全面落实中央、全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推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亲自接受《广西民族报》工作访谈和录播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视频。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报告重要工作范畴,成立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压实主体责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查和政绩考核,市人大定期监督、审议评议,市政协积极调研、建言献策,市纪委监委主动检查、督促落实,压紧压实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共同推动全国示范市创建工作落细落实。
打好“经济牌”。始终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着力点,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工业振兴,努力让各族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年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量全区第一,跻身为广西第二个拥有单个千亿级产业的地级市,带领各族群众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上线全国首个互市贸易结算系统,通过“互市+专业市场+扶贫”、“互市+电子商务+扶贫”等模式,引导广大边民积极参与互市贸易脱贫增收,累计参与边贸互市少数民族边民达11.6万人次。扎实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标本兼治抓生态。2020、2021年连续两年PM2.5全区第一,2020年优良天数比例全区第一、2021年优良天数比例全区第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协调统一,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打好“宣传牌”。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宣传教育主线来抓,融入各项工作全过程,全域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浓厚宣传氛围。在《人民网》《中国民族报》《广西日报》等刊登反映全市民族团结主旋律的文章,宣传榜样事迹,介绍典型经验,提升创建水平。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创建全国民族进步示范市”有奖征文、LOGO征集、抖音大赛等系列活动,利用推送微信软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走进生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创建和评选工作,共培育了46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推动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出台《防城港市京族文化保护条例》,出版《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京族卷)》,组织《中国京族通史》编纂工作,加强京族独弦琴艺术、上思瑶族服饰制作技艺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保护。成立东兴市京族字喃文化传承研究中心、京族文化传承研究中心,组织编写出版80多册民族特色书籍,《魅力京岛》《京族海洋文化》《京族志》等被国家民族图书馆收藏,“京族哈节”“独弦琴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好“模范牌”。围绕防城港市确定的紧扣主线,积极开展创建边境地区“四个共同”模范长廊活动。截至目前,全市涌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8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3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个,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37个,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82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38个,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个。深入打造边关国门、海洋民族、旅游精品线路,通过旅游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旅游注入新内涵。成功举办了“青年联谊促民族团结 人才齐聚谋发展新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亲情中华 为你讲故事”网上营广西防城港营、“2022年防城港欢乐山海季文旅产业复苏宣传促销活动”、“防城港市返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暨读书分享会”、“喜迎二十大 童心永向党”暑期夏令营等“三项计划”系列活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打好“法治牌”。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确保民族事务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平安防城港建设”、“八五”普法、“12·4”宪法宣传日等节日,加大民族政策宣传力度,“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更加深入人心。打造“无诉边境”,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针对海边山不同区域,开展“渔船送法”活动,向渔民普及法律知识。建立“民族调解流动工作站”,不定期对乡镇专职调解室开展交流和指导,打通司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设立十万山侨乡巡回法庭,专门处理各类涉侨纠纷,实现诉调有效衔接。开设“假日法庭”“夜间法庭”“渔船法庭”等工作室,积极开展调解工作,宣讲民族理论政策。在京族地区创建“哈亭调解”模式,邀请哈亭亭长担任特约调解员,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坚持普法教育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开展“法律援助进村(社区),助力乡村振兴”暨“民族团结”法治宣传活动,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做实做细边海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