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要闻 > 市县信息

三江发挥粤桂协作优势打造“江川模式”互嵌式社会结构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2023-02-09 17:07     来源:柳州市民宗委、三江侗族自治县民宗局     作者:秦川华、滚亿忠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2017年开展粤桂协作以来,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对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开展结对帮扶,广泛开展社会、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交往,不断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环境,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成果,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书写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篇章,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动缩影。

聚焦推动落实,空间互嵌促融合落实两地乡镇、行政村和企业结对建设,是三江与吴川市推动空间互嵌的重要抓手。三江与吴川市高度重视结对帮扶工作,分别建立结对帮扶工作组有效加强结对帮扶工作组织领导。2022年,双方签订了《吴川市—三江侗族自治县2022年粤桂协作工作计划》《2022年吴川—三江粤桂协作年度协议》同时还签订乡镇结对、村村结对、村企结对以及消费扶贫等系列协议,深化各类结对协作,有效推动空间互嵌。2022年,两地党政主要领导开展调研互访12次,召开联席会议103对乡镇、2对村企达成结对帮扶关系。截至2022年,三江与吴川市已结对8对乡镇、55对村社、17对村企、4对学校、2对医院。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加强就业帮扶,经济互嵌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结对帮扶工作中,三江与吴川市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消费帮扶、劳务协作、示范点建设等项目建设,通过落实《三江侗族自治县粤桂协作优惠政策》和“一县一园”建设,针对性引进广东企业共建产业园。投入东西部财政帮扶资金支持协作双方共同参加2022年各类旅游推介活动,开展2022年粤桂协作“山呼海应 江川情深”农文旅产品推介会,宣传推介三江有机生态农产品和旅游文化产品,促进山海农文旅产业协作。2022年,三江与吴川市的粤桂协作援建产业园和12个帮扶车间正常运营,带动197名劳动力就业。引导广东企业4家落地三江,新增投资额3.2亿元,经济互嵌式发展取得成效。

推动智技交流,人才互嵌促交流。持续深化人才交流合作,积极对接两地医教单位互派专业技术人才,到三江进行定点“组团式”帮扶。2022年以来吴川向选派挂职干部3人、教师16人,支医医生10人,三江选派5名挂职干部、3名教师和8名医生到湛江交流学习。投入财政资金,联合县委组织部开展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落实基层一线全覆盖,帮助培养三江侗族自治县乡村振兴人才,共培训936人次。主动与华南农业大学对接,引入高校科技特派团队,助推三江“两茶一木、种稻养鱼”等特色产业发展,开设产业发展技能培训,深入多家企业一线开展技术指导。通过两地的共同努力,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帮扶工作“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帮助三江侗族自治县建立“造血机制”。

传承非遗文化,文化互嵌促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三江与吴川市将保护传承非遗文化与帮扶残疾人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地签订残联结对帮扶协议,重点通过传承“侗画和竹编”促进残疾人就业。湛江市残联支持下,建设“粤桂扶贫协作江川残疾人扶贫基地”,设置办公区、绘画区、竹编区等投入财政帮扶资金举办贫困残疾人“侗画和竹编”就业技能培训班据统计,共投入建设资金31.89万元培训贫困残疾人50人50名贫困残疾人签订集中就业协议,并辐射带动50名以上残疾人居家就业,通过挖掘三江非遗文化潜力,帮助残疾贫困户实现就业增收脱贫以文化互嵌的方式促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