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化瑶族自治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方位、多样化地开展青少年交往交流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丰富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载体。在全县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县域内各民族大融合大发展,508所中小学、幼儿园100%使用普通话教学,在职在编干部职工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近年举办4期“普通话+”培训活动,干部、教师、医生近5000人次进行普通话培训及测试,普通话使用率达94.5%,超过自治区85%以上的要求。全县各学校充分利用当地壮族特色文化资源,引进具有优秀历史的壮族铜鼓舞、扁担舞、狮子舞、山歌,有效地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进校园活动。县民族中学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教学,编写《民族知识博览》教材,编印《民族改革和民族团结知识手册》,强化学科教学与民族团结的深度融合。聘请当地有名的民间艺人参与乡村学校少年宫创建,用山歌形式歌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颂党的民族政策等。大化县民族中学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自治区寄宿制民族班示范学校”“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六也乡小学获评“河池市民族文化传承基地”、“河池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
搭建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平台。一是开展夏令营活动。2022年7月,大唐集团与大化高中联合举办“双减暑假,冰凉盛夏”夏令营,2023年7月,大唐集团组织大化瑶族自治县30名优秀学子与来自陕西、青海、西藏的小伙伴共90多人以“研学”形式在首都北京开展“相约北京 助梦远航”夏令营活动,以此开拓视野,探寻梦想与未来,提升学生才干,增进同学友谊。同时邀请浙江大学研究生团队和复旦大学研究生团队为营员开展“生涯规划”专题讲座,为东西部青少年交往交流搭建桥梁和平台。二是团县委认真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累计411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大化,他们深入古江安置区、拿银安置区等,面向易地搬迁青少年,围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青少年自我认同等内容,开展志愿服务,切实为易地搬迁青少年提供帮助和服务,活动效果显著。
教研联动,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以学校为单位,深入开展学校间“一对一、手拉手”结对交流活动,利用信息化手段,举办与区内外学校同上一节课、学习竞赛、文艺表演,等各类交往交流活动,县一小与日照市东港区第五小学两校青少年,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携手开展“手拉手心连心 中华民族一家亲”系列活动,共植同心树,共绘同心圆。“广西山歌传习基地”落户实验小学,让学生在山歌中学习文化知识,在山歌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县第一小学、实验小学、新城小学联合开展“党建+民族团结+教学教研交流研讨会”活动以落实党建人心工程为抓手,坚持党建引领,立德树人,把校园阵地转化成为抓实党建工作的有力载体,用党建“点亮”民族团结教育,促进不同学校、不同民族间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