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要闻 > 市县信息

象山区积极推进各民族互嵌式融居发展 共建美丽和谐幸福家园

2023-11-23 17:25     来源:象山区民宗局     作者:谢顺才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象山区居住有汉、壮、瑶、回、苗等41个民族,少数民族3.1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0%左右。近年来,象山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提升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持续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实现了各族群众“同城同待遇”,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融入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在象山相互依存、荣辱与共、和谐交融,共同建设美丽的幸福家园。2019年,象山区南门街道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5年、2021年,象山区先后两次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突出党委主体责任,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象山区成立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民族工作协作机制、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协调工作机制等。区委全面落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确保民族工作“五个纳入”: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培训教学内容,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同时建立起区、街道(乡)、社区(村)三级民族工作网络,形成全区一盘棋、上下一张网的民族工作格局,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在城区基层一线处处有人懂、有人抓、抓得好

织密多元工作网络,完善城市民族事务服务管理体系。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积极鼓励多元社会主体参与民族工作:加强以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为代表的民族社会组织建设,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城市民族工作服务管理体系。坚持各级联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工作。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6家、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3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家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创新基地2个如今,遍布在象山各个区域的民族团结社会组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已成为民族事务服务的有力延伸臂膀竹林社区“石榴籽”民族团结工作室,热心服务不同民族同胞,帮助他们消除误解,促进沟通,增进情谊;区教育局,面向全体师生开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全区183支群众文艺队活跃在社区、广场、公园,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形成社区民族工作的良好氛围

把握民生服务重点,积极推进城区各民族“同城同待遇”。持续完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同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制度,切实解决他们“留得下”“融得进”问题,使乡人”成为“故乡人”,从“外地人”到“主人翁”,让不是亲人的各民族同胞胜似亲人。近年来,象山区积极发挥各部门工作合力,构建民族居民信息共享平台、创业就业服务平台、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等,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同等提供免费职业培训服务。深入开展法规政策宣讲辅导,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办理居住证、签订合同、子女入学、医疗救助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政策指导。推进政策法规、职业技能、传统文化和党史、情学习,带他们走进象山公园、走入博物馆,感受“第二故乡”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5年来,先后为1000多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培训服务。无微不至的服务,犹如一股春风,慰藉着一颗颗不远千里而来的漂泊的心,使他们在象山这片土地上能安居乐业

依托社区人文优势,合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象山区及各街道、社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深厚的人文积淀、突出的区位特点,城区积极推进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区融入”工作,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下力气,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群众性联谊活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平山街道创新推进“帮帮亲”服务,建成了各族群众参与、服务各族群众的11支红石榴志愿者服务队,整合共享街道社区资源,广泛开展行业协作、医疗卫生、文化生活、咨询解难等自助互助服务,开辟了交往交流交融的快速通道,让居住在街道的流动人口与邻为亲、与邻为善、与邻同乐来自湖南的土家族姑娘李晨在疫情防控期间主动站出来,成为社区志愿者队伍的骨干力量;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大叔热合曼连续多年带着家人定期参加公益活动,主动回馈社会。安居乐业的各民族同胞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这座城市,在城区里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