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桂平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施文化旅游强市战略以及关于打造“运动之城、休闲之都、秦汉古郡、千年荷城”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进了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推动旅游业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抓手,着力凸显旅游业在全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各族人民旅游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作用。日前,第五届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成果《全国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2023》出炉,桂平市上榜“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名单,是广西5个上榜的县(市)之一。此前,桂平市先后荣获中国旅游百强县、广西体育旅游示范县试点县等荣誉称号。
抓规划,优布局。桂平市主动对接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了《桂平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桂平市西山、大藤峡、龙潭旅游综合区项目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设计》的编制,充分利用田园山水、人文风光、红色资源、历史遗迹四大资源,以西山、大藤峡、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为核心,进一步对该市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规划、优化布局,将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融入旅游城市及景区的规划建设、重大文旅活动中。在城市风貌、景区建筑、文博场馆展陈展示、讲解体验、宣传推广中深刻表达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国家形象,让各族群众在参与体验中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感悟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全域旅游全过程。
抓项目,促融合。为加快促进文旅振兴,该市紧扣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这一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做好山水大文章,通过建设水利风景区开发旅游,提升全市全域旅游发展质量,大力推进文旅项目建设,促进文旅、康养、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旅游惠及面,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创业增收,推动各族群众走向共同富裕,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去年,建成西山广场、梦幻水云涧等文旅项目,今年重点推进大藤峡度假区建设项目、黔江南岸生态修复综合整治(黔江南岸国民健身生态体育公园)项目、蟠龙谷一期运营提升项目、大藤峡·桂澳风情街项目等建设。围绕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将大藤峡打造成集旅游、科普、教育等一体的华南峡谷文化旅游度假中心。
抓品牌,创特色。该市立足实际,充分发挥人文资源丰富、历史底蕴深厚等优势,深化“文旅+”“+文旅”融合发展,建设特色景区景点新品牌,着力打造五大桂平特色旅游文化品牌产品:以西山风景名胜区为核心的祈福感恩宗教文化旅游;以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景区为核心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研学旅游;以大藤峡——龙潭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的山水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以西山泉国际旅游文化综合区为核心的康养文化旅游;以北回归线标志公园为核心的科普教育和研学旅游。同时,加大文旅品牌申报和创建力度,大力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大藤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进一步挖掘丰富文旅资源,打造更多亮点。
抓宣传,造声势。2023年,该市开展了“花开中国春意盎然”“探访千年贵港 走读醉美荷城”等采风活动直播拍摄,西山镇佛荔村登上央视新闻频道直播间,讲桂平故事,展桂平风采。该市还组织各旅游景区景点参与“冬游广西”联合促销活动,活动期间共售出门票6.95万张,景区游客量明显增多。今年以来,该市成功举办了桂平市大藤峡·桂澳风情街迎新暖街欢乐派、“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闹春牛”民俗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承办了中国旅游车船协会第十五届露营旅游论坛暨广西贵港露营消费季等活动,通过在开展富有特色的民族歌舞、非遗传承项目展示等文化活动,让游客切身感受当地人文气息和民风民俗,深刻感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推出系列特色精品旅游线路,龙潭国家森林公园所在的贵港“魅力荷城乡村研学之旅”精品线路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第二期“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西山风景名胜区、西山泉旅游度假景区、北回归线标志公园入选2022年度广西研学旅行精品路线。桂平市以丰富的旅游产品供给和极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让游客在体验丰富多彩的主题旅游产品和融情体验中,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此外,该市还大力推动业态融合,积极推动西山茶技艺、社坡腐竹制作技艺、杖头木偶戏等传统技艺、非遗项目进旅游景区、旅游场所,让更多的群众在旅游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非凡魅力,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