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龙乡天琴壮寨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按照“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推动红色景区建设,推动旅游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出一条发展生态、高效、绿色特色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天琴壮寨先后荣获国家民委“民族特色村寨”“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广西绿色村屯”“广西魅力村屯”等荣誉称号。
一、强化党建引领,吹响民族团结号角
重点打造水陇屯党支部引领产业发展的党建示范点,在水陇屯天琴壮寨景区商业地块落实8亩多土地,规划建设停车场、舞台、办公楼,配套落实党员活动室、支部办公室等多个功能室,规范服务办事和党内制度,形成场所设施齐全、政治功能优化。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组织党员开展“重走红军路”活动,每年“七一”党日,区内各部门、单位党组织积极组织党员到水陇屯开展党日活动。推动“党员微课堂”,组织党员和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引导党员和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强“五个认同”。
二、完善设施建设,打造交流交往平台
为加强景区建设,县委、县政府统筹上级和本级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特色,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美丽上龙·宜居水陇”为主题,按照“风貌朔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民族团结”的建设要求,着力对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共4大项进行规划设计,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屯内户外道路硬化、人畜饮水、特色民居改造、特色产业培育、民族文化设施等项目,打造宜居村庄。二是优化景区建设。结合当地民族特色,以壮族特有民族文化为基点,围绕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统一规划乡村建设、生态建设,融合民族文化特色。按照“民族化、特色化”原则,对居民楼房进行风貌改造,墙体融入壮族民居传统建筑装饰元素,体现民族特色,村庄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内涵,增强吸引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三、发展特色产业,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水陇屯依托红色资源,开发红军古道景区,深挖当地民族特色文化,打造天琴壮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引导村民组建农家乐,设立农家旅馆,群众自主经营管理。发展生态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建设水陇生态湿地公园,打造天琴壮寨集观光休闲、养生度假、文化传承、科普教育、人文体验为一体的示范村屯。同时大力发展黑皮果蔗、野生菌、桑葚、西瓜、香瓜、青枣、田间套种青饲料、菠萝蜜种植等产业,使全屯的特色农业和第三产业举头并进,形成“党建+产业培育+红色旅游”模式,走出一条基层治理有效、产业壮大发展、农旅有机融合、百姓富裕美好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绿色发展和民族传统文化体验的红色之旅、绿色之旅、文化之旅。
四、聚焦特色活动,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天琴壮寨精心谋划,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打好红色教育和民族特色两张牌。一是打好红色旅游牌。把重走红军路和水陇屯打造成龙州县响亮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抓好红色文化传承,丰富红色旅游新内涵,不断擦亮革命底色。二是打好民族特色牌。将壮族民俗文化融入到壮乡民族村寨体验活动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天琴壮寨景区宣传讲解工作中,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积极举办民族民俗节庆活动,每年春节、“壮族三月三”“歌圩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水陇屯天琴壮寨都会组织各族群众开展“山歌演唱会”“斗鸡”“拔河比赛”“广场舞文艺演出”等民族民俗文化活动,让各族游客在情景体验中交往交流交融。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