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要闻 > 市县信息

天等县创新非遗保护传承机制 文旅融合共谱民族团结新篇章

2024-07-24 17:55     来源:崇左市民宗委、市委政研室     作者:林平、凌立婷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凝聚民族精神、联结民族情感、赓续历史文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天等县通过建立完善系列机制,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成效显著,用行动落实自治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部署要求。目前,该县培育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11项,市级非遗项目13项,县级非遗项目10项。其中,天等县壮族霜降节作为二十四节气子项目之一一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完善非遗品牌创建机制,不断打响非遗品牌。通过对非遗文化挖掘整理、项目申报与品牌创建、产品开发同步实施的模式,全链条式保护传承与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一是拉网式排查。全面掌握县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和生存环境等现状,综合运用文字、录音、录像、图片等各种方式,对全县非遗资源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创新绘制天等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分布图。二是精准化申报。全面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法规、项目申报评定标准、程序、材料要求等,通过专业指导,靶向精准申报,举全县之力将具有历史、文学、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广西天等县壮族霜降节”被授予“中国节事卓越品牌”一星奖。三是创造性开发。通过深挖壮族霜降节、壮族打榔舞等本地非遗文化内涵,邀请专业团队开展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创新开发行走的世界非遗、丰收的世界非遗等系列文创产品。同时在县博物馆开设非遗文创产品展销,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推动非遗文化“破壁出圈”。推动传统节庆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以节为媒,以节促融,打造成为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阵地,全县民族团结意识进一步增强。该县以壮族霜降节为题材开发的文创产品——悠然的世界非遗荣获2023年广西有礼特色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银奖。

创新非遗人才培养机制,让非遗保护传承“后继有人”。采取“内部培、外力帮”二者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推进非遗人才培养。一是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强化人才培育,充实非遗保护传承人才库。通过党建引领带动,加强基地建设,县级文化工作小组积极深挖等方法,培育了天等镇稻香村、百灵村上屯、龙茗镇古棣屯、天等县民族中学、天等县民族小学等5个非遗传承基地。同时发挥这些基地教育功能,加强传承人的培养。一方面通过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非遗进乡村活动、举办非遗传承人培训班等多种模式,不断培育壮大传承队伍;另一方面,该县以壮族霜降节、广西三月三等节日为契机,举办山歌赛、打榔舞比赛等非遗活动,吸引青年群体参与非遗传承保护。2023年以来共举办非遗培训班7场(次),培训1080人。二是借助外部资源作用,强化专业培养,让非遗文化在当地得到广泛赓续传承。邀请广西艺术研究院专家到天等镇地州屯、龙茗镇古棣壮寨等打榔舞传承基地进行指导,创作有深度的“请榔—敬榔—开榔—打榔”一系列的打榔舞蹈动作,将非遗文化融入于文艺精品创作之中,全面提升文艺创作内涵。推出《打榔·打郎》《天梦·钎声谣》《辣椒红红正当阳》等一批有质感有生命力的文艺精品,培养陆东华、潘鸿都、言经录、农爱珠等一批非遗传承人。

创新非遗新业态培育机制,文旅市场业态有新活力。一是举办民族特色活动。通过打造文旅市场“月月有活动”项目,强化非遗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举办侬峒节、三月三、水果文化、牛文化、壮族霜降节等活动,以非遗文化搭台,依托富有地域特色的活动点燃文旅市场烟火气,激活消费新动力。二是推进商旅融合,打造非遗特色网红街区。重点开发富有壮乡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推介名特优产品、打造非遗美食一条街,形成文旅商一体化的新型网红消费聚集区。提供感受民族文化丰富内涵和民族非遗之美的沉浸式体验,以多种方式探索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尝试。三是打造精品线路。整合天等非遗文化、辣椒文化、霞客文化等资源,打造民俗采风之旅、科普研学之旅、红色研学之旅、非遗文化之旅等4条精品路线,形成集非遗传承、游览、参观、娱乐、体验等多功能旅游综合体,推动县域文旅发展,让多民族共享非遗发展成果,凝聚多民族共生力量。2023年以来,天等县累计接待游客464.27万人次,旅游收入56.64亿元。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