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市龙临镇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贯穿全镇各项工作,以在龙临千年“牛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五牛精神”建设“五个家园”,巩固发展各族人民人心凝聚、团结奋进、互嵌共融的良好局面。
以“爬坡牛”精神,用“文化套餐”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探索“理论宣讲套餐”与“村民族文化套餐”相结合方式将壮语、山歌、快板等民族文化融入理论宣讲。“专家宣讲+民族特色宣讲”别开生面、通俗易懂的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百姓家,凝聚各民族群众共团结、共奋进的思想共识。开展“潮聚三月三·和谐在八桂”主题活动,利用当地传统歌圩节,开展50余场次的传统民族文化活动,用“村歌”“村BA”“村晚”等村“民族文化套餐”吸引众多民族群众共赴“文化宴”,让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与“开花”,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以“奋蹄牛”精神,打“产业套拳”建共同富裕幸福家园。依托龙临大牲畜交易市场区位优势,创建大品、龙显、龙明、偕乐等4个村级种草养牛繁殖示范基地,形成种养示范带。发展龙临、龙明、大农等3个村黄金百香果种植产业示范基地近500亩;优化巴南、巴意、龙门、大品、大问产业结构,创新发展猫豆产业570亩,全镇14个村(街)村集体经济预计年内总收入161.24万元,同比增长5.29%,第一产业稳增长。同时,积极推动有机肥料加工、牧草饲料加工、肉类屠宰加工等第二产业,通过外出招商、外出考察,吸引企业到牛市考察投资。依托龙临牛市,吸引云南、贵州等个体商户到龙临发展餐饮、住宿服务等第三产业,打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套拳”,进一步实现产业振兴,各民族人民共同增收。
以“孺子牛”精神,推“三项计划”建守望相助和谐家园。利用民族传统节假日,引导青少年在中秋节期间制作花灯活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让具有民族特色的花灯成为青少年交流的桥梁。以传统歌圩节为载体,举办传统歌圩节民俗文化活动、“村晚”、“村BA”友谊篮球赛、广场舞展演、阅读活动等群众性文娱活动80余场次,让传统歌圩节成为各族人民交流交往的契机与平台。依托西南最大牲畜交易市场和靖西旧八景之一——三台山风景,吸引全国各地客商、摄影爱好者到龙临交流“牛文化”之余赏红枫美景,实现旅游促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同时,开展“学雷锋”“社区邻里守望”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实现各民族互嵌式发展。
以“拓荒牛”精神,启“美颜行动”建宜居康寿美丽家园。创新治理,实施“洁面美颜”行动,联合百色农科所、广西科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政府+科研机构+农科企业”模式建立靖西市龙临镇矿山复垦地土壤修复技术示范基地,推动产业发展、生态修复,发展复垦地百香果种植800亩,为靖西市探索矿山复垦复绿与产业发展相融合提供了可借鉴经验。深入实施“千村引领 万村提升”工程,推进偕乐村更渠屯、龙显村布汉屯等4个污水处理工程、26座农村户厕改造竣工验收,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巡查,严格落实每周五“统一清洁日”活动和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快推进龙显等6个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提升村建设。
以“老黄牛”精神,出“治理招式”建边疆稳定平安家园。积极开展打击盗采矿产资源“断源”行动及社会治理维稳工作,设立打击盗采矿产资源卡点,实施24小时轮流值守、巡查,配合整治盗采点31处,查扣各种盗运车辆、机械75辆,没收矿石约420吨,劝导教育人员30人次。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深化“浦江经验”,加强信访事项排查办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工作,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0余起,妥善处理信访问题7件,完成“12345”热线工单42件,按时办结率、综合满意率、综合解决率(剔除申诉)达100%。2024年,偕乐村获评“全区平安村示范点”荣誉称号,大问村获评靖西市第四批“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