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要闻 > 市县信息

德保县深化党建引领,“四聚四力” 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2025-01-07 10:50     来源:中共德保县委统战部,中共德保县委组织部     作者:黄艳霞, 钟森科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近年来,德保县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聚焦强化组织领导、锻造坚强堡垒、强化宣传教育、回应民生关切“四点发力”,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是聚焦把准工作主线、强化组织领导,增强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引领力”。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抓好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深入推进广大党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动全县各族群众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作走深走实。坚持把推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主要领导双挂帅、负总责,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定期专题研究部署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贯彻落实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中。构建“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抓、相关单位齐心协力抓”工作责任机制,制定出台《德保县贯彻落实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细化任务90余项,创新“清单式”工作法、推行“1+N”融合模式、推出“六个一”工作模式,全县38家单位获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形成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是聚焦打造过硬队伍、锻造坚强堡垒,凝聚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战斗力”。以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活动为抓手,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持续开展“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行动,打造了一批民族团结示范点。全县81个行政村(社区)获得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命名星级村,其中五星级10个,四星级27个,三星级44个,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红旗47面,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民族团结示范作用。注重强化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目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总数143人,壮、苗、瑶等民族138人,占比95.8%,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77人;调整更换行政村(社区)“两委”干部80人,分级分类开展培训2731人次,提升行政村(社区)“两委”干部及村级储备人才学历62人,组织开展2024—2026年村级后备人才培育储备三年行动,累计储备1930名村级后备人才。统筹抓好示范创建和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排查整顿,以“三张清单”持续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个,后进村党组织4个;以“嵌入式”对186个行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适岗情况和履职情况开展调研,累计排查和整改不合格不胜任人员12名,切实提高各族干部做好新时代各民族共同现代化建设工作能力。

三是聚焦加强学习宣教、凝聚共识力量,提高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向心力”。强化教育培训,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和党员教育,2024年以来,组织开展“云山夜校”、“政策讲堂”、“深百大讲堂”等专题学习31期,覆盖县直相关行业部门70余个,培训干部800余人次;举办科级领导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共培训超1100人,并在全县范围通过教育培训、主题宣讲、专题党课、党日活动等形式,全方位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常态化开展农村党员教育培养,累计培训7534余人,覆盖率达100%。挖掘民族特色,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利用德保融媒、德保云、德保红枫党建微信公众号等官方媒体平台,常态化开展《我是党员 我先行》活动,累计推出《驻村帮扶故事》共24期,持续讲好《中国共产党德保历史》等一系列民族团结故事,不断铸牢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搭建平台载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面用好传统节庆、体育竞赛、歌圩节、“红枫旅游节”等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影响力,传承保护马骨胡艺术、南路壮剧等民族文化瑰宝,让各族同胞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文化认同感有效增强,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红。

四是聚焦坚持人民至上、回应群众关切,汇聚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凝聚力”。 始终以服务各族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开展“党建引领,四治融合”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工作,2024年全县持续推进创建12个示范村(社区)、1个示范乡镇。引导党员干部带头下基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先后组织千名县直机关党员组建春耕生产党员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支援群众春耕播种174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68场、推进就业岗位46个。组建抗涝救灾党员先锋队,转移受灾群众658人;组织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深入所联系社区开展“双报到”活动,协助社区和小区业主委员会共同做好社会管理和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90余次,为“五个家园”建设贡献力量。领导干部带头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以“五个统一”工作措施为抓手,结合实际制定各村红白事操办标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等等,全县各族群众“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等共识不断增强。以德治村、村民自治、扫黑除恶等方面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五排五访”工作,促推乡村平安建设,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