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崇左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宣传载体、宣讲机制和宣传路径方面探索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创新宣传载体。一是创新建立边境中华民族历史观宣教长廊。立足边境实际,统筹各方力量建设10个边境中华民族历史观宣教长廊,在广西率先实现边境乡镇全覆盖,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边疆地区入脑入心,“凭祥经验”走在全国前列。二是创新建立“红石榴”阅读区(角)。依托各单位书屋(廉政书角)资源优势,设立“红石榴”阅读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融入各单位工作日常,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抬头可见。目前市直各单位书屋(廉政书角)均设立了“红石榴”阅读区(角)。三是建立“呗侬情深·红石榴驿站”。依托崇左“边”的特色和219国道崇左段沿线山水田园风光优美和民族文化浓厚的优势,与基层党建、兴边富民、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各方项目有机结合,建设“呗侬情深·红石榴驿站”,充分展示本地风土人情、民俗文化,让边境各族群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触手可及。目前已完成7个“呗侬情深·红石榴驿站”建设。
健全宣讲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四讲行动”宣讲机制。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立足引导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需要,树立民族宗教系统“人人都是宣讲员,个个都是行动者”的宣讲理念,建立“专题授课讲、调查研究讲、挂点帮扶讲、探亲访友讲”宣传制度,深入基层宣讲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建立健全“红石榴”讲堂宣讲机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邀请专家领导到崇左以讲座等方式,开展专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授课,目前市委党校举办的各类主体培训班均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每期培训班课程,并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内容占本期培训课程的10%。三是建立健全“宣讲小分队”宣讲机制。探索创新线上平台宣传方式方法,发挥新媒体技术的“赋能”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专家领导”搭配,结合“百姓事”,用好“贴心话”,根据各行业工作特点,成立民族宗教政策宣讲小分队,通过“互动式”“走访式”宣讲,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送到基层和群众中,大力宣传中华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目前,已组建了特聘专家宣讲团、科技特派员、高校教师、民族宗教干部等6支宣讲小分队,累计开展了1200多场次宣讲活动。
创新宣传路径。一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校教学全过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全过程、实践活动各方面,如江州一小创新打造“八大学堂”“五朵金花”等特色品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各族学生的“五个认同”。二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新媒体宣传全过程。以“道中华”边疆行活动走进崇左为契机,借力崇左各级媒体在抖音号、视频号等发布视频共135条,浏览量达1383w+,点赞量36w+,全方位多角度讲好崇左故事。三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融入文旅宣传全过程。依托文旅旅游宣传受众面广、受众对象精准的优势,协调市文化旅游和体育广电局,牵头与全市12家旅行社和德天瀑布景区等4个市内景区合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融入旅行社的宣传单和景区讲解词中,让各族群众深度体验和了解崇左各族民族文化风情,进一步增强到崇游客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四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融入民族文化活动全过程。深入挖掘多样化、原生态的传统节庆,以文化涵养节庆,以节庆促进融合,常态化开展“红石榴”团结联谊系列活动,推进“民族团结”与传统节庆深度融合,让各族群众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进相互了解,加深情感交融。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红石榴”团结联谊系列活动40多场次,社会反响良好,品牌效应凸显。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