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要闻 > 市县信息

百色市牢牢坚持四个聚焦推动共同现代化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实效

2025-02-07 08:10     来源:百色市民宗委     作者:伍忠国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2024年5月,国家民委确定百色作为全国首批共同现代化全域覆盖试点市。百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重要要求,坚持将试点工作列入全市重点工作,把试点工作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重要抓手深度融合,组织召开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立足百色革命老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桂滇黔三省区结合部等区位特点,围绕“五个家园”建设目标,研究细化5个方面24项工作任务,制定印发《百色市推动各民族共同现代化工作方案》,切实赋予“三个意义”,稳步推进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国家民委刊发《广西百色:奋力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国家发改委《改革内参》发表《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的百色探索》等文章总结介绍百色的经验和做法。

一、聚焦铸牢工作主线,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深入挖掘、研究阐释百色起义等革命文化凝心铸魂的新时代价值,打造百色起义纪念园等具有影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制作《右江潮》等一批红色题材文艺作品,开展系列惠民演出300余场次。深入挖掘瓦氏夫人千里抗倭的历史文化资源,强化瓦氏夫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教功能,举办“传承瓦氏夫人爱国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系列活动160余场次。传承黄文秀优秀品质,依托黄文秀先进事迹展馆打造全国红色研学教育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基地,推动黄文秀事迹入选新版语文教材,电视剧《大山的女儿》获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深入发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考古实物、历史文化资料等,持续办好各民族节庆文化活动,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活动150余场次,受众50万人次。与西南民族大学签订共同现代化试点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国社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共同现代化研究,形成课题成果10篇。

二、聚焦推动产业升级,打牢共同发展基础。持续建强新型生态铝、林业、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加快构建“4+1”现代化产业体系,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3.6%,连续2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深入实施特色、品牌、科技、开放、产业融合“五大强农行动”,做大做强百色芒果等“百香百色”区域公用品牌,建成农产品加工园区11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6个,37家企业71个农产品通过“圳品”认证。创新“百色片区+央企”“百色片区+多主体”合作共建模式和“2+N”“3+N”等多元化园区建设模式获全区推广,产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5%。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园区经营集约化、产业系列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木材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成功创建5个“国字号”文旅品牌,推出红色研学之旅、“百色缤纷夏日·百香漫游时光”等18条精品研学、旅游线路,接待游客总数突破5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500亿元,跨境旅游人数创历史新高。

三、聚焦发展民生事业,持续增进人民福祉。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八成左右。深化粤桂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和社会帮扶,统筹安排衔接帮扶资金37.6亿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2469个。优化提升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稳定消除返贫风险1.37万户4.99万人,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连续3年实现“好”的等次,连续2年排全区第一。实施品质就业创业工程,建成零工服务平台15个,提供用工岗位337万个,农村劳动力务工规模156.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超1.8万人。新建、改扩建学校259所426个单体工程,新增学位1.9万个,妥善安排22712名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改造老旧小区63个1.2万户,完成棚户区改造4468套,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893套。医联体、医共体建设覆盖12个县(市、区),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突破360万人,城乡基本医保参保率超过99%,累计发放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救助补助资金14.8亿元,惠及群众55.5万各族群众。

四、聚焦共建共治共享,强力坚守边境安宁。紧紧抓住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前沿的定位,加强与周边国家、地区合作,拓展对外开放渠道,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8%,接待出入境旅游团超500次,带动旅游消费超1800万元。争取中央预算内、政府专项债等各类资金37.2亿元,实施强基固边、民生安边、产业兴边、生态护边、开放睦边、团结稳边“六大工程”项目95个。创新“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引进27家互市贸易落地加工企业落户边境,成立边贸合作社37家,拉动边民互市贸易进口额28.5亿元,落地加工商品货量同比增长199%,排全区第1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机制,打造“百里边境普法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长廊”,创新推出村级综治中心基层事务治理“12345”和“三微五创”网格化治理工作法,连续五年获评广西平安市,各族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3%以上。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