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岩造村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通过党群共治、依法共商、文化共享、家园共建,积极构建民主法治治村体系,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党群共治,实现乡村治理有力。岩造村从乡村优秀人才和群众骨干中民主选出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村民小组长等自治机构和负责人,选优配强村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队伍,切实增强基层自治领导能力。同时培育乡村治理的“先锋队伍”,组建了以党代表、村民代表为主体的“党群共治会”,通过落实好征求意见会、方案通报会、两代表决议会、村两委落实反馈会等“四会议事”,将实权交到村民手中。目前,岩造村共有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管理者共132人。此外,2022年来,该村在天等县纪委监委的指导下设立天等首个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通过选聘纪检监察员、完善监督制度、强化监督措施,探索开展对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监督,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参与村庄治理,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新格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是依法共商,实现乡村治理有序。岩造村加强网格化管理服务,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制和动态摸排机制,将17个村民小组划分为22个网格片区,每个网格建立微信群、网格信息员,及时传达问题,协调解决问题。充分利用法律顾问、村人民调解员、村屯理事会积极开展精准排查、精细化解工作,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近3年来,岩造村共化解各类纠纷18起,接受法律咨询210多人次,没有出现大矛盾激化情况。该村实施“雪亮工程”,依托中国移动“数字乡村”信息平台,在村屯重要路段、重点区域安装摄像头,打造“线上+线下”双模式,确保辖区全覆盖、管控无死角。此外,该村通过普法漫画上墙、文艺晚会、普法宣讲、“法治岩造”微信公众号、山歌庙会、普法宣传标语等形式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推动法治观念入心入脑,切实提高全民学法用法意识,实现纠纷调处精准化。
三是文化共享,实现乡村治理有魂。岩造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廉洁图书角等平台,常态化开展清廉家风教育、法治宣传进万家、党的方针政策集中宣讲等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发挥“四会”组织积极作用,开展“五破除五提倡”整治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自觉抵制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同时,在岩造村建立清廉文化教育基地,打造反腐倡廉漫画墙和清廉家风家训长廊,组织党员干部、岩造小学学生到清廉文化教育基地开展室外家风文化教学活动等,达到良好家风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营造了崇廉、尊廉、助廉、兴廉、促廉、倡廉的社会环境。
四是家园共建,实现乡村治理有形。岩造村注重发挥致富能人作用,通过示范基地引领带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产业覆盖率均达98%。建成玉维养鸡小区1个、甘蔗种植示范基地225亩、沃柑种植基地100亩、坚果种植基地80亩等。同时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用好村集体经济闲置的收益金,通过资金入股、山塘水库租赁、光伏发电、再生生态米加工销售等方式,切实带动全屯群众实现增收致富。同时,岩造村利用县级“四美”村屯奖补资金建设屯内道路硬化、安装路灯等项目,打造了一批具有农村特色三微景观,聘请村内画师彩绘美化墙体,修建墙边花圃花带,改变了村屯面貌和基础条件,为各族群众营造和美乡村。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