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要闻 > 市县信息

象州县罗秀镇:以菜为媒 “蔬”写民族团结进步曲

2025-02-17 08:00     来源:象州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作者:覃惠芳,梁玉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近年来,罗秀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蔬菜产业“赋能、赋智、赋值”新思路,着力打造“产业共建、数智赋能、多元融合”的蔬菜产业样板,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产业共建,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成立项目临时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农业“土专家”代表外出考察现代农业种植项目30余人次,凝聚智慧农业发展共识。通过“跨村联建、村企共建、抱团发展”模式,引进山东群农耕丰公司,与县属平台公司共同成立广西象州汇丰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入资金7000万元,建成智慧农业大棚108个,为各族群众提供在家门口就业岗位100余个,直接带动农户种菜96户(其中脱贫人口25户),辐射带动运江、石龙等镇露天蔬菜标准化规模化种植6500亩,产品远销迪拜、马来西亚等中东、东南亚地区。推行“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发展模式,与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斯里兰卡等国签订蔬菜收购战略合作协议,构建村集体、农户、散户农产品多元化供给和“产加销”一体化输出网络。2023年12月上市以来,销售哈密瓜、小番茄、茄子等果蔬2000万公斤,年收益超500万元,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55万元,带动农民增收约200万元。

数智赋能,搭起民族共富高速路。以“多产融合、齐头并进”为路径,打造万亩砂糖橘生产基地和千亩智慧农业基地等优势产业集群,推动“古郡田园”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梦幻田园综合体、敖村绿色生态高效蔬菜全产业链、露天蔬菜等项目建设总投资约3亿元。依托中科院、农科院、高校团队等技术力量,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智慧农业,构建连片开发、规模经营、科技支撑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建成智慧温室蔬菜大棚108个,运用物联网自动化控制系统对不同蔬菜生长周期水肥需求和温度、湿度、光照、风速等环境进行精准管控,实现蔬菜亩产量提升2倍以上。 科学运用“复种、间种”“套种轮作”等种植模式,打造军田村、敖村等四季果蔬示范点2个,秋冬蔬菜示范点2个,建成军田村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敖村村高效绿色全产业蔬菜示范区。同时,积极引培红丰家庭、独敖山果蔬合作社等水果专业合作社 11家、蔬菜专业合作社2家,水果家庭农场88家、蔬菜家庭农场5家,示范种植蔬菜1000亩,进一步推动蔬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为各族群众创造更多致富渠道。

农旅融合,浇灌民族共荣幸福花。以军田村获评“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为契机,精心编制“古郡田园”项目发展、空间、产业规划,积极推动农业资源、自然生态、文化遗产的深度融合,通过发展休闲农业采摘、研学培训等新业态,实现从“单一产业”向“多元发展”的跨越,构建起智慧农业为基础、中央厨房为延伸、文化旅游为拓展的“三产”融合产业体系,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深入挖掘和展现军田村作为中国传统村落的韵味和广西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底蕴,整合大乐泥盆纪剖面和军田古城展览馆的独特资源,与网红打卡点纳禄村景区相联动,积极融入县域旅游线路与金秀旅游线路,推出集“产、学、研、创、游、教”于一体的精品旅游与研学路线,形成“点线结合、多线交织、线面相连”的乡村旅游格局,展现区域的独特魅力。2024年以来,累计接待休闲农业采摘、研学等游客3万多人次,带动餐饮、农特产品销售等收入100多万元,各族群众在向游客展现地方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享受到了农旅发展带来的红利和成果。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