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要闻 > 市县信息

八步区“五治融合”描绘城市民族工作新画卷

2025-03-10 17:25     来源:贺州市八步区委统战部     作者:黎以齐,麦谨生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近年来,八步区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聚焦城市民族工作新特点、新任务,不断深化“一五一十”城市民族工作模式,积极搭建互嵌式社区融通、发展和服务平台,协同促进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提升。

一、政治引领,广泛凝聚思想共识。一是完善领导体系。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民族工作委员会,构建区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架构。二是依托基层组织。将民族工作与组织工作融合开展,纳入城区社区党建工作内容,形成“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联动,构建引导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组织体系。三是加强队伍建设。选优配强社区民族工作干部队伍,积极开展培训,全面提升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去年7月份举办的八步区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统战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争当实干善为时代践行者》专题讲座广受欢迎。

二、德治教化,大力弘扬时代新风。一是加强道德教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社区 “石榴籽工作室” 等阵地,积极开展家风家训等德育活动,开展 “道德模范”“文明市民” 等评选活动,引导各族群众向上向善。二是传承文明基因。邀请90岁高龄的广西民间工艺大师霍志安、非遗传承人李素芳走进社区、走进校园,为兴趣爱好者和孩子们传授剪纸和瑶绣技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魅力。三是促进和谐融居。促进外来与本地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积极协助他们办理落户创业、就业就学等事宜。2022年,积极与市场监管、教育部门沟通,帮助来自新疆的克艳·尼扎木一家解决开业办证和孩子就学难题。

三、自治聚力,持续激发内生动力。一是规范行为准则。不断完善居民公约,依托“小院廉议会”、“板凳议事会”、“指尖服务”等,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促进各族群众积极参与社区自治自理,解决社区事务和民族问题。二是创新服务模式。推行“1110”模式,即“1”个社区干部联系“1”支志愿队伍对应“10”项服务。实现工作有人领,进度有人跟,效果有人督。三是挖掘社会力量。应社区号召,居民自发组成“红马甲”夜间巡防队、“漂亮阿姨”“帅气叔叔”等,近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60场次,16800余人(次)参与,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68件。

四、智治支撑,全面提升服务功能。一是依托科技赋能。建设城市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提升各族群众办事效率。如城东街道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为群众提供二十四小时全天候在线服务,服务“不打烊”、便民“零距离”。二是推行网格管理。将居民反映较大的社区环境优化、街道交通状况、基础设施建设等纳入网格管理。近年来,城区三个街道共处理此类问题、为民办实事等1600余件。三是提升服务效率。利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契机,采用“社区吹哨、街道搭桥、部门报到”的方式,促进社区敲门“问冷暖”,街道出门“找问题”,包联共建单位上门“送服务”,切实为居民做好服务,为城市增添光彩。

五、法治保障,切实维护合法权益。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举办讲座、发放资料、开展咨询等形式,开展“法律进社区”“民族政策宣传月”等活动。2024年爱莲社区在“民族政策宣传月”活动中发放宣传资料20000多份,覆盖受众达11000多人。二是优化法律服务。通过设置咨询室、组建服务队、设立热线岗等方式,发挥社区民族宗教信息员作用,借助辖区律师行义资源,积极传播法律知识和开展心理咨询。三是实行打防结合。联合公安、司法等部门加强对涉及民族宗教因素案件的执法力度,及时妥善处理相关的矛盾纠纷。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