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扶绥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紧盯“六个关键”,创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工作,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连续多年荣获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一、成果转化,抓实“共有精神家园”关键。坚持立足全县红色资源、民族资源和丰富的民俗文化,积极转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成果,引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充分依托7所建成驻地高校资源,谋划并成立研习基地,先后邀请13位高校教授入驻并牵头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每年确定5个以上研究课题,深入各民族聚居、杂居乡镇村屯进行调查研究,定期研讨、专题突破,先后发表研究成果42篇,获省市级奖项6项。其中,21项理论成果已逐步转化为县域各族群众强化“五个认同”的具体行动,如指导打造扶绥村晚“千村唱万人和”、大学生音乐节、二月二·龙抬头“龙乡龙韵舞龙头”民俗文化活动等文艺文化盛宴品牌,在各族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吸引县内外群众广泛参与,成为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二、经济搭台,抓实“共同走向现代化”关键。坚持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锚准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立足解决各民族群众发展需求,推动各族群众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实施并推动“一户一薪”转化为“一户多薪”“一户高薪”,促进各族群众稳定增收,120万亩甘蔗、15万亩坚果、56个设施农业项目、257家规上工业企业、7所建成高校,源源不断为群众创造就业机会、拓宽增收渠道。帮助5万多名群众、1万多名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每年发放就业工人工资超10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攀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7年高于全区、全市水平。创新成立“十大工作组”,着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区县域排名快速大幅跃升,深入实施教育强县、卫健强县,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
三、和谐互嵌,抓实“交往交流交融”关键。立足夯实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基础,扩宽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渠道。坚持文化引领,以“和”文化为核心,积极推进各族群众“和合”共生、“和顺”共富、“和衷”共济、“和美”共享、“和畅”共赢。大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深入开展“村BA”、“甜蜜杯”、“迎春杯”、龙舟赛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民族团结社会氛围。大力推进以城市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投入资金71.8亿元,改造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新建道路、公园等,促进城区旧貌换新颜,吸引5万多名各族群众到城区购房定居。坚持“弯腰服务”,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各族企业家到扶绥开设企业4891家,3万多人前来就业创业。串珠成链打造精品旅游线路,讲好扶绥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每年吸引县内外游客600多万人次。
四、党建引领,抓实“民族事务治理”关键。立足于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和提升基层自治水平,着力解决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进程中各族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构建各族群众共管共治民族事务大格局。创新提升社区自治自理水平,实行“临时党支部+派驻工作队+网格单位+业委会”机制,组建临时党支部40个,派驻小区工作队24支,组建36个居民小区网格工作组,把基层党组织向城市小区延伸,实现网格管理、网格责任、网格工作“多格合一”。大力推行“村巷管家+乡村夜话”基层治理机制,选聘1300名群众担任“村巷管家”,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在屯级建立“队、片、屯”三级管理机制,促进村务治理科学化、规范化。
五、机制创新,抓实“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关键。着力将防范化解涉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关口前移,创新实施以书记县长上门服务企业日、书记主席上门服务社区日、书记镇长“两周一村”到村屯服务日、法律专班服务、县委书记实地调度社会治理工作、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为抓手的“四服务一调度一整治”活动,织牢织密工作网络。突出重点解决困扰各族群众的顽瘴痼疾,提升实效解决各族群众的急难愁盼,一线排查化解影响各族群众的安全隐患,大幅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满意度。2024年我县共排查化解稳控政治安全风险21个。渠黎镇渠新村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岜盆乡岜伦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六、共谋共进,抓实“全域全局试点”关键。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度融合、全面结合、多点糅合,共谋共进,构建有形有感有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大格局。把试点建设工作全面融入区域、乡镇、村屯,打造以东西线为引领的示范带,突出特色打造10个亮点鲜明的现场点,从“强化亮点提升、做好线路安排,抓好场景呈现、强化氛围营造、突出故事讲解”五个关键环节发力,推动各现场点“有亮点可说、有故事可讲、有案例可证、听讲解有感”。把试点工作融入行业、工作和生活,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学校、示范单位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作用,从红色资源、经济发展、社会治理、营商环境各方面着手,讲好扶绥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