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要闻 > 市县信息

象州县寺村镇:“三个一”工作法发展富民产业 建设共同富裕幸福家园

2025-03-26 18:25     来源:象州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作者:陶修宽,韦小情,韦友观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近年来,象州县寺村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探索实践“三个一”工作法,走出一条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互促共进的新路子,为建设共同富裕幸福家园注入强劲动力。 

建好一个园区,打造民族团结“聚宝盆”。该镇紧扣全县“12313”工作思路,投资6亿元打造横桥农业现代化产业园,规划面积超万亩。通过构建“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土地托管+全程机械化”经营模式,带动1000余户群众实现土地入股分红,户均年增收1800元。入驻企业广西象州象仓米业通过“五统一”管理,实现亩均增产200斤、节本增效444元,村集体年增收超100万元。目前园区已集聚近10家农业龙头企业,形成有机大米、甘蔗良种繁育、木材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突破12亿元,为各族群众搭建起共商共建共享的产业平台。 

打响一批品牌,架起增收致富“彩虹桥”。坚持以品牌化赋能特色农业,成功培育“寺村温泉米”“小谷米饼”等地理标志品牌。“寺村温泉米”通过标准化生产体系,实现销售单价提升30%,产品远销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外市场,带动农户年增收2000万元。针对具有百年历史的小谷米饼产业,创新举办“米饼文化节”,开发非遗体验项目,推动传统作坊向产业化升级。如今白石村米饼产业年产值突破200万元,30%以上为稳定客源,形成“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圈。通过品牌建设,农产品附加值提升45%,特色产业覆盖全镇80%以上行政村。 

带动一方产业,织就民族团结“同心网”。构建“水稻+糖料蔗+水果”现代农业体系,发展特色水果5万亩,建成阳光玫瑰葡萄等“一村一品”示范基地12个。中团村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通过发展葡萄产业带动573名各族群众人均年增收2.8万元,实现从脱贫村到示范村的华丽转身。创新组建“党员农技服务队”,累计开展技术培训300余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0余人。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各族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形成“产业相连、利益共享、情感相亲”的共同体格局。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