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要闻 > 市县信息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以实干实绩实效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2025-07-03 11:15     来源:民族团结促进处,自治区人大办公厅     作者:吴荣,陆敏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近年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紧扣我区作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实际,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依法履职尽责,积极开展立法、监督、代表工作,以实干实绩实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一是落实示范区建设任务。2022年5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作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办公厅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持续推动《决定》的实施。协助常委会领导多次在中央和自治区媒体刊文,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通过立法、监督调研和代表工作等多方面措施,确保示范区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同时,协助常委会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二是打牢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法治基础。积极协调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及民族(工)委,指导全区12个自治县重新梳理调整五年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通过提前介入调研、与设区的市及自治县联动等方式,帮助自治县开展“小切口”立法,解决立法瓶颈问题。推动建立健全自治区、设区的市和自治县三级人大工作联动机制,确保自治县立法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同时,协助常委会协调自治区财政部门,每年为12个自治县安排立法补助经费240万元,有效解决了自治县立法经费不足的问题。三是推动涉民族工作立法。2025年3月,《融水苗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条例》等8件自治县立法项目在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审议批准,这是有史以来年度自治县立法、一次性提交审议均为最多的一次。截至目前,我区现行有效或者批准的涉民族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决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共136件,其中地方性法规自治区级53件、决定2件,设区的市29件,自治县自治条例12件、单行条例40件。这些法规和条例为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围绕中心任务,开展专项监督。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围绕自治区党委的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选取民族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或重大项目作为监督议题。例如,开展《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教育促进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推动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展全区自治县、民族乡“十四五”时期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专题调研,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出谋划策。同时,开展平陆运河项目建设情况、促进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实施情况等方面工作情况的报告,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督实效。创新监督方式,运用“部门对接+审议意见+问题清单+跟踪落实”的方式,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推动将“问题清单”变为群众的“幸福清单”。推动建立自治区、设区的市、县(市、区)人大工作三级联动制度,凝聚强大工作合力,确保监督工作落地落实。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对监督工作进行科学评估,确保监督工作取得实效。三是监督成果显著,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多种方式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例如,2024年,开展全区自治县、民族乡“十四五”时期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专题调研,深入10个设区的市和15个自治县、35个民族乡的基础设施施工现场、产业发展项目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县庆乡庆项目地、公共服务项目地、民生保障项目等,形成的专题调研报告送自治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持续跟踪监督,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动人大代表发挥服务履职作用。一是搭建履职平台,推动代表参与。依托人大代表履职平台,持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代表基层联络站的重要内容,推动代表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通过组织代表参加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充分发挥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凝聚示范区建设的强大合力。同时,组建人大代表民族工作领域专业代表小组,密切与自治区人大代表的联系,及时传达相关精神和要求。二是加强联系指导,提升履职实效。加强对代表履职的指导,推动代表在社区、基层开展宣传活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人心。通过组织代表参加专题培训、经验交流会等方式,提升代表的履职能力,确保代表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制定实施《关于加强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跟踪督促的工作规程》,强化持续跟踪监督,增强监督刚性和实效,确保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快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三是代表履职成果显著,凝聚强大合力。通过多种方式推动人大代表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例如,2023年,组织代表参加“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等活动,推动各族群众跨区域流动,进一步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通过这些活动,凝聚了示范区建设的强大合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