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堪圩乡明仕村位于祖国边陲,地处中越边境,居住有壮、汉、京、苗、满、布依等6个民族。近年来,明仕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打造“党建引领、文旅融合、产业共富、治理协同”的民族团结进步模式,走出一条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获评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同心共筑“石榴红”。一是打造思想引领的先锋阵地,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村“两委”班子、党员年度学习计划,每年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集中学习,实现党员学习培训全覆盖。二是让自然美景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载体,打造非遗体验区等标志性文化载体,建成同心文化广场等5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累计举办民俗活动18场,游客量突破160万人次。在村屯设立60余处民族团结主题宣传阵地,实现“抬头可见、驻足即观”的全域化宣传格局。三是充分利用辖区内丰富的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促三交”计划,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通过承办第27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广西开幕式及系列活动,“三月三”、侬峒节等民俗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红石榴”团结联谊活动等方式讲好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故事。
产业融合边民富。一是聚焦“回得来”,持续拓展就业新渠道。通过支持鼓励各族群众办民宿、开饭店、企业务工等方式,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各族群众生活在一起、创业在一起、奋斗在一起、共富在一起、融合在一起的生动局面。如今民宿农家乐从2012年的0家发展至91家,实现旅游接待总收入约8亿元。二是聚焦“留得住”,持续满足民生新期盼。结合群众生活和产业发展需要,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村19个屯水电路网全覆盖。“十四五”期间持续投入教育资金494.3万元,学校硬件设施大幅改善。学生数量稳定增长,2025年在校人数达755人,较2021年增长10%,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明仕村卫生室配“村医通”实现医保结算,全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达100%,边民生活越过越红火。三是聚焦“能致富”,持续共建文旅新业态。紧抓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正式运营和“民营企业进边疆”等发展机遇,引进明仕山庄、那里酒店、秘境酒店等78家民企开发旅游,吸引外来人口、返乡人员到明仕创业就业、投资置业,呈现出人才回流、企业扎根的繁荣景象。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1年的13万元跃升至如今的65万元。
生态宜居边关美。一是以“明仕先锋·文旅兴村”为载体,创新成立全域旅游产业链党委,堪圩乡党委、明仕旅游度假区管理服务中心等单位作为“1+4+N”产业链党组织,组建农宿协会党支部和助农先锋服务队,设立10个党员示范岗和“旅游红色驿站”,党员带头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二是学用“千万工程”经验,共建边关和美乡村。探索实施“小投入大变样”乡村建设工作法,推动全村人居环境全面整治,完成10个屯300多栋房子民族风格风貌改造,拆除159间乱搭乱建棚房及老破旧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小投入大变样”的典型做法获中办、国办通报表扬,明仕村获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三是承办中越等四国外长会谈及国际、全国性活动12场,接待外宾364人次,大力宣传明仕村独特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美景。
守边固防边境稳。一是提升基层治理。将民族团结、守边固边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并将积分制引入村级综合治理中,设立“积分超市”。推广乡贤化解纠纷方式和“法律顾问+分级调解+闭环回访”纠纷调解模式,用群众的方法来解决群众问题,将矛盾化解在村屯,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强化网格管理。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二级网格,将民族团结工作纳入网格员日常职责,实时掌握各族群众诉求,通过“说事评理”、“民歌调解”等特色方式,解开群众心结,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三是坚持数字赋能。实施“智慧旅游工程”,投资495万元实施“智慧旅游工程”,对明仕景区客流量和辖区内91家民宿入住情况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从源头排查隐患,减少治安事件对边境稳定的影响。2024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9%,连续22年实现“六个不发生”和“双零”目标。先后获评自治区乡村治理示范村、自治区2023年度群防群治工作表现突出群体等荣誉称号。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