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要闻 > 市县信息

龙圩区福达社区:多举措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2025-07-28 12:25     来源:龙圩区民族宗教事务局     作者:李任钧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龙圩区福达社区坐落于龙圩区龙圩镇西南部,毗邻梧州南站与梧州南高速路出入口,辖区面积约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6200人,壮族、瑶族、回族、黎族、苗族等5个少数民族群众在此聚居。辖区内有9个住宅小区、359家企业、3所学校,多元业态在此交织共生,企业集群为各族群众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务工人员在此扎根。社区党支部18名党员及社区干部与各族群众同心同行,以“家人”般的贴心服务消融隔阂,携手描绘“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生动图景。福达社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强化堡垒、优化服务、搭建桥梁,推动福达社区党建引领更加有力,公共服务更加到位,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让社区群众有事能办、有忙能帮、有难能解、有福共享。

一、党建引领聚合力,创新模式解民忧

“300多家企业带来了五湖四海的务工者,我们要让每个人都有‘家’的归属感。” 福达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冯杏冰的话道出了社区的初心。针对社区“一老一小一新”多民族混居的特点,我们以“福达万家”党建品牌为统领,创新“12336”模式,把各民族群众的需求清单变成“幸福清单”,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服务中落地生根。近年来,福达社区党支部像“主心骨”,链接2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资源,让各族力量拧成一股绳,通过建立联席会制度及轮值制度,让资源共享,长期提供法律、心理、中医等专业志愿服务。如西江锅炉制造有限公司为社区服务场所建设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区纪委监委机关和区信访局联系供水企业妥善解决了苍海1号小区供水水压不足造成经常断水问题。形成各方力量与各族群众共建共享、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基本的网格体系中,将党员编入网格担任网格志愿者,创新引入了医护、警员、物业三类网格辅助员,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流动网格员,让网格治理更高效。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方式,实现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企业党支部和业主委员会党支部“三方联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万象崇文府小区,在三方联动下,成了龙圩区唯一一个水表、电表到户的居民小区,最大程度减少了因用水用电收费引发的纠纷,便是各族群众协同治理的生动例证。

二、厚植文化认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文化是民族的根脉,更是凝聚共同体意识的纽带。社区设置龙圩区历史版图,展示这片土地的发展历程,让各族务工人员在“他乡”找到“故乡”的归属感,从“根”上筑牢文化认同。传统节日里,各族群众齐聚一堂,共享欢乐、共话情谊,聚焦“一老一小一新”的需求,打造3类特色课堂,开办“老朋友学堂”,由专业教师为社区老年人活动队指导教学,并在文化活动室开展绘画、书法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活动。联合大学生“三下乡”实践团队,开设“幼苗课堂”,多方面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创新打造24小时开放的“青年夜校”空间,满足新兴就业群体“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现实需求,其中制作的蜡染活动得到“学习强国”等媒体转载,成为各民族文化交融的亮眼名片。

三、搭建多元平台,凝聚共建力量

搭建“逢五说事”“党群服务银行”“助企服务站”3个工作平台。邻里间出现矛盾纠纷,我们通过“逢五说事”,组织各方主体协商解决,成功化解了100多起矛盾纠纷。通过搭建党群服务银行,推行积分制,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益企讲”政策宣讲,通过党员志愿者线上+线上服务为企业用工搭桥,三项举措并举,让居民和企业有难能解、解决到位。此外,为了实现有忙能帮、应帮尽帮,我们按照“就近,就便、自愿”的原则,发动在职党员、离退休干部主动到社区亮明身份、参与服务,带头组建“老开心啦”文艺服务队、“和事佬”管理服务队  、“一修哥”专业服务队、“为你说法”法律服务队、“医路有我”医疗服务队、“随叫随到”出行服务队等6支志愿服务队伍,让服务送进千户,共同守护“有福共享”的和谐家园。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