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要闻 > 市县信息

广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涠洲信用社织密金融发展同心结绘制“安边固边、向海图强”民族团结“路线图”

2025-08-26 11:27     来源:广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民族团结促进处     作者:王涛,吴荣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广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涠洲信用社涠洲信用社(以下简称“涠洲信用社”)1954年成立,是广西最南端的金融机构,远离大陆、孤悬海上,岛上多民族聚居。多年来,涠洲信用社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用“从第一到唯一,71年不撤岛”的坚守,将民族团结与兴边富民、乡村振兴、文旅产业金融服务深度融合,织密金融发展同心结,让海岛与陆地“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绘制出“安边固边、向海图强”的民族团结“路线图”。

坚守定位,绘就经济社会发展“同心圆”。第一代涠洲农信人靠着“一个挎包、一把算盘、一本账簿”在岛上开启了71年的兴边富民金融服务之路。从陆地到岛上开展金融服务,条件艰苦,营运风险大、责任重、成本高,涠洲信用社始终秉承“为党分忧、为民解困,以农为本、以社为家”的挎包银行精神,把服务岛内各族群众作为己任,成为海岛上唯一留下的金融机构,不间断聚力海岛金融服务全覆盖。一是以“物理网点+便民服务点”构建起全方位一体化的金融服务网络,金融服务覆盖涠洲岛11个村委(社区)、53个自然村,打通了金融服务“最后一海里”。二是升级打造民族团结金融服务站与提升便民服务点服务质效“双保障”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上门为群众激活三代社保卡累计8000余张,为特殊群体办理密码挂失累计100余次。三是首创全区首家“公积金+银行”网点,以创新之举服务岛上多民族群众,为岛上38家单位和近千名职工办理缴存、提取业务,解决出岛办事难、路途远、往返时间长等问题,2024年度办理业务82笔、金额共276.37万元,用“金融桥”助力海岛各族群众绘就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心圆”。

创新载体,绘制民族团结“路线图”。一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石榴网点”,定期开展“金融和民族团结知识进万家”、缅怀革命先烈、慰问驻岛部队、党建共建开展“壮族三月三传承民族情”特色民俗文化节活动和“妈祖诞辰庆典”,促进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夯实民族团结工作思想基础。二是以创建“涠洲灯塔”品牌为抓手,通过开展“‘党旗引领+金融先锋’暨万名农信党员进万村”行动,组织金融专员下沉到涠洲镇11个村委(社区),把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可得性,进一步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截至2024年末,涠洲信用社为农户授信9642万元,惠及农户1002户,授信覆盖率达28.14%,其中农户用信367户,用信金额6597万元。2023年度荣获“乡村振兴特色网点”。三是结合海岛民族特色,组建党员服务队,定期开展学雷锋活动,定期慰问孤寡老人、赠送“母亲邮包”、为困难学生送上生活、学习所需的物资,清洁海岛沙滩、疫情期间轮值巡逻海岸、积极参与“台风”灾后恢复工作,在“为群众办实事”中切实发挥党员作用。

聚焦主业,绘画共同富裕蓝图。旅游业是涠洲岛向海图强的重要支撑。一是紧紧围绕把涠洲打造成为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岛的战略部署,立足涠洲岛文旅特色产业优势,创新打造“金融+文旅”特色产品体系,结合新兴旅游新模式特点,创新“观光车经营权”的贷款模式,为岛上文旅公司授信5000万元,大力支持岛上的文旅项目和重点文旅项目。二是聚焦主责主业加大海岛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助力海岛居民打造共同富裕幸福家园;针对涠洲岛土地普遍属于集体产权无法进行抵押、民宿经营者融资难的瓶颈问题,创新推出“民宿贷”,通过创新担保方式、优化授信模式和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有效破解了集体土地无法抵押导致的融资难题。目前已成功发放“民宿贷”4896万元,助力海岛民宿业蓬勃发展。三是坚守服务“三农”定位不动摇,发放了岛上100%的脱贫小额信用贷款,推动岛上各民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截至2024年末,涠洲信用社累计发放农户贷款1354户共计2.78亿元,其中,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用贷款103户共计328万元。2024年度,涠洲岛荣获“全球可持续旅游范例”;荣获年度国际“新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南湾鳄鱼山景区成为北海市首家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涠洲岛形成了2个乡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912亩,产量191.15吨;蔬菜产量2474吨;水果产量2429吨。2021年至2023年,涠洲岛旅游区南珠养殖产量达到1173公斤。涠洲岛在册的酒店、精品民宿约1000家,总投资近40亿元,有力支持了海岛乡村全面振兴,岛民共同富裕。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