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要闻 > 市县信息

来宾市以高质量就业创业 赋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2025-09-14 10:08     来源:来宾市民宗委     作者:覃园园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来宾市始终将就业创业工作作为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以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强化重点群体帮扶、优化多重权益保障为路径,全力推进就业创业富民惠民行动,让各族群众在就业创业的实践中多领域协作、常态化互动,进一步深化交往交流交融,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民生根基。

一、构建就业服务体系,架起各族群众“就业连心桥”

创新构建“一街一站一市场一基地一队伍”的“五个一”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打造“来来宾,就就业”服务品牌。“招工街”月月连民心。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内设置招工街,每月19日固定举办专场招聘会,聚焦群众就业需求,邀请涵盖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多领域企业参与,让“固定招聘”成为群众就业的“定心丸”。“人社服务e站”时时解民忧。在市政和步行街设立“人社服务e站”,面向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岗位推荐、就业指导“一站式”服务,2024年接待来访群众1.08万人次,推荐岗位1.04万个,达成就业意向2750人次,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零工市场”处处便民生。加快建设“市、县、乡”三级就业帮扶零工市场,全市66个乡镇设有便民服务中心、714个行政村设就业社保服务窗口,建成运营零工市场43家(数量居全区前列),形成“城区15分钟、乡村三公里”就业服务圈。“直播带岗基地”常常助匹配。在工业园区建成全区首个“直播带岗”基地,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为务工群体与企业搭建“隔空对接”通道,累计为企业成功招聘员工2192人,为用工企业和务工群体搭建快速匹配的对接通道。“用工先锋队”事事暖民心。组建61支由252名人社党员干部组成的人社支持企业用工先锋队,与402家重点企业结对跟踪服务,每月定期开展服务企业工作,宣讲惠企政策,做好用工政企对接机制和企业用工服务“四项机制”调度。2024年先锋队为企业解决用工8362人,解决困难问题1261个,以优质服务助力全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聚焦重点群体帮扶,激活各族群众“发展新动能”

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实施分类施策、靶向帮扶,确保群众“就业有门路、增收有渠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助力高校毕业生“留桂就业”。创新“三个推进、四个强化”(推进服务亮相、推进精准服务、推进政策兑现、强化就业指导、强化岗位推送、强化困难帮扶)服务模式,与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等区内8所高校、20家企业共建“政校企”合作基地,2024年累计举办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44场次,组织986家用人单位参与,发布岗位3.76万个,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的实名制服务,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起步稳”。稳定农民工“务工增收”。重点保障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就业,通过专场招聘、“点对点”输送、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举措,有效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让农民工“出得去、稳得住、能增收”,促进城乡各族群众融合发展。2024年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236场次,提供岗位12.68万个,累计推动75.41万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其中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15.91万人。支持零工群体“灵活就业”。依托43家零工市场,为零工提供岗位匹配、技能培训、权益维护等服务,让农闲期间进城务工人员、城镇零工人员、短期务工人员和需在家照顾老人小孩的劳动力,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就业、快速上岗,实现“打工自由”,2024年开展服务6万人次、发布岗位16.64万余个,帮助零工实现“家门口就业”。

三、优化多维权益保障,织牢各族群众“民生保障线”

围绕各族群众就业创业权益核心需求,从多维度发力,既强能力、减负担,又防失业、促稳定,为民族团结进步提供坚实保障。“技培创扶”强能力。构建多元化技能培训体系,全市备案49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可开设电工、育婴员等200余个工种,2024年全市累计培训8151人次,发放补贴1914.5万元,技能人才达21万人,助力群众从“体力就业”转向“技能就业”,同时打造全链条创业扶持,通过“点对点宣传+面对面指导+跟踪式服务”推动政策落地,2024年全市累计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7亿元,支持782名创业者创业,带动3910人就业,以资金保障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降费率”减负担。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固定调整为16%、失业保险费率暂由原规定的2%降至1%、工伤保险费率以现行基准费率为基础下调50%(政策延续至2025年底),用人单位无需提出申请即可享受,实现企业免填报、免审批、免跑腿的“三免”模式,2024年全市累计减收失业保险费9651万元、工伤保险费2755万元,减轻企业成本压力。“稳岗返还”促稳定。对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员或少裁员、按规定缴纳社保费、稳定就业岗位的参保企业,在政策享受应具备的条件下,大型企业按本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返还、中小微企业按本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返还,2024年全市累计发放稳岗返还补助1872万元,为企业缓解经营压力的同时也为企业留住核心员工、稳定用工队伍。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