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始终将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使命,深度融入金融服务的各领域、各环节,以“金融活水”滋养民族地区发展根系,以真情服务拉近各族群众情感距离,在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之间搭建起坚实桥梁。
一是党建引领聚合力,筑牢民族团结“红色堡垒”。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形成“党建+金融+民族团结”融合机制。充分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培训等方式,累计开展相关学习活动15次,与民族地区党支部开展联建活动17次;在营业网点播放宣传标语3000余条,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民族团结进步知识、普惠政策等;将金融知识与民族节日相结合,在“三月三”“分龙节”等节庆期间,组织开展宣教进社区、校园、企业、少数民族村寨等活动160余场,惠及各民族群众6万余人次,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走深走实;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石榴网点”1个,累计向民族地区捐款捐物超100万元。
二是强化金融赋能,铺就民族团结“共富之路”。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中心工作,向环江城投集团等企业发放贷款12.01亿元用于支持民族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向县域“龙头”企业发放贷款20.7亿元,向民贸民品企业发放贷款4.33亿元,为企业申请贴息527.78万元,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强圈补链”;坚守服务“三农”战略定位,服务壮大优势特色富民产业发展,累计投放贷款5015万元,支持下卜花海、牛角寨等文旅项目建设;创新“桑蚕贷”“果农贷”等10余种民族特色信贷产品,累计发放贷款11.73亿元,带动4.89万户毛南族、壮族等各民族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精准滴灌防返贫,2025年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17户、金额448万元,以金融精准滴灌为民族地区群众筑牢“防返贫底线”。
三是聚焦为民办实事,书写乡村振兴“农信答卷”。积极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履行社会责任,在全县12个乡镇设置19个营业网点、91个村级便民服务点,构建“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百米”;持续推进“整村授信、户户有信”工程,截至2025年4月末,对全辖95个行政村进行整村授信,授信户数5.31万户,授信金额46.92亿元,授信覆盖面79.12%,用信户数1.91万户,用信金额27.18亿元;积极做好第三代社保卡换卡工作,在各营业网点增设16个社保卡“一窗通办”窗口,配备16台即时制卡机,以“万名农信党员进万村”活动为抓手,批量制卡8.15万张。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各项农业补贴、社保资金征缴等工作,做好全县92.35%惠农补贴代发业务,2024年累计代发粮食直补等补贴62.23万笔,代发金额1.58亿元,累计开展上门为老弱人员办理业务超1200次,用“金融温度”温暖各族群众,持续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作。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