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要闻 > 市县信息

博白县:创新载体 深化融合 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2025-10-15 09:39     来源:博白县民宗局     作者:阙志平、李丽娇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近年来,博白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创新推进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在有形上用心、有感上用情、有效上用力,不断促进各族师生生活相依、情感相融、心灵相通,形成了同心合力的生动局面。

坚持守正创新,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根基

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组织编写《中华民族大团结》《客家文化传承》《博白非遗艺术》等校本教材24部,覆盖全县80%中小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机融入不同阶段各学科教学内容,在五、六以及八年级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课,每年级不少于12课时;在高中阶段语文、历史等学科中有机融入客家迁徙史、民族团结故事、客家方言保护、客家围屋建筑文化等本土案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全县中小学课程计划,推动古文、诗词、曲赋、书法、对联等内容与日常教学融合。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通过中秋、端午、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年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活动500余场次,覆盖师生29万人次。博白县中等专业职业学校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杂技表演二等奖。

强化实践育人,着力破解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衔接不紧密的问题

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行动,建好用好王力书院、径口镇茶根村、博白镇书香社区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示范基地,20所玉林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坚持“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做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依托白面麓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王力书院等资源,精心打造集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功能于一体的“红色革命教育之旅”“客家文化探寻之旅”等研学实践精品线路,覆盖3.5万余人次。建立思政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三课堂协同机制。积极开展“潮聚三月三・和谐在八桂”系列活动。邀请芒竹编、桂南采茶戏等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开设工坊,举办民族歌舞表演、竹竿舞、抛绣球、板鞋竞速等活动,每年开展“六个一”活动(1次宣传展示、1次专题报告、1次主题班会、1次教学观摩、1次文化展演或研学、1次节庆活动)。以增强认同为目标,5000余对各族学生结对,开展文体等活动1万余次,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桂在行动”,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赛、夏(冬)令营,开展“手拉手、结对子”帮扶活动,增进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注重宣传载体,着力构建立体式全媒体传播矩阵

夯实实体阵地基础,先试先行在博白县凰图工艺品有限公司、博白镇第三小学、博白县中学、博白县税务局等单位建设教育实践基地。将红色历史、革命先烈事迹融入思政课,组织学生“重走长征路”、观看民族团结教育影片。在“博白统一战线”微信公众号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依托“参观+体验+探究”模式,增强各族师生对博白发展与民族交融的认知。采用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形式,开展“我眼中的民族文化”辩论、编排“博白民族融合史”情景剧、举办“中华文化传承”演讲等。制作“博白客家非遗微课堂”“三月三山歌接力”等一批优质宣传教育短视频,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