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池公路发展中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结合管养的多民族聚居区2388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实际,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深走实,先后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自治区和谐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瞄准“党的领导”根本点,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生命线”。一是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团结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以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民族团结工作领导小组,从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民族团结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与各项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打造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通力合作、全中心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一盘棋”格局。二是实施“阵地、组织、队伍、活动、服务、保障”六项提质工程。在单位庭院文化长廊打造铜鼓绣球壮锦等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公路服务区养护站点张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海报、在管养公路沿线张贴民族团结进步横幅标语、在公路党员干部志愿服务活动中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标识,让基层党组织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让广大党员干部当好中坚力量。三是在深入初心上出实招。依托基层党组织、党员政治生活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党员示范路,采取支部组织生活集中学习讲、日常座谈话家常讲、公路养护休息间隙讲等方式,结合公路养护、公路服务主责主业,深入宣讲党的民族政策,在学思践悟中坚守“养好公路、保障畅通”的公路人初心,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瞄准“文化认同”关键点,蓄积民族团结进步“力量源”。一是以红色文化凝聚团结力量。依托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中国红军第七第八军河池整编阅兵旧址等河池境内红色教育基地,组织750多名干部职工参与红色教育活动,缅怀先辈们不怕牺牲、浴血奋战感人事迹,传承各民族先辈红心向党、血脉相连的红色基因。用好河池公路发展中心公路文化展厅,常态化组织干部职工参观学习,通过公路养护发展雕塑场景、广西公路桥梁模型、公路人与公路沿线各族群众同劳动历史图片,见证革命老区各族群众在党的带领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砥砺前行光辉岁月,激发党员干部立足公路岗位实际,积极投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的政治自觉。二是以小故事汇聚民族团结大力量。深入挖掘广西河池市多民族聚居区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背景,用公路人“接地气”的语言和鲜活的故事,传递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连续参加三届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好故事宣讲比赛,编排推出《扶“瑶”筑梦——“直过民族”白裤瑶的振兴之路》《大石山里的路三代》2个好故事,在中国交通报社主办的“我是新时代交通人”交通运输优秀文化案例推选宣传活动暨第三届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好故事宣讲活动决赛中荣获“最佳表现力”奖。三是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民族团结活动。中心机关以及直属县级公路养护中心经常组织到南丹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等地,开展喜迎“三月三”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和当地各族群众共同表演铜鼓舞、农耕舞、竹竿舞等文艺节目,共谈公路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传唱民族团结主旋律。如在2025年4月,到环江开展以“民族团结石榴红 壮美公路心连心”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与当地各族群众欢聚一堂,举行民族团结及公路知识、公路法律法规竞答,聆听非遗传承人介绍毛南非遗文化,亲身体验毛南花竹帽编织、漆扇制作、打糍粑等民族技艺,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热爱民族、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感。
瞄准“共同繁荣”落脚点,共谱民族团结进步“暖心曲”。一是多举措改善河池多民族聚居区公路路容路貌。“十四五”以来,坚持建设与养护并重、管理与服务并举,累积投入11多亿元,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公路安全通行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壮美公路品牌建设等,管养公路路况持续向好,用务实举措为多民族聚居区群众打造安全便捷畅通的壮美公路服务。2021年3月,全长101公里、连通罗城环江两县7个乡镇的国道357线罗城至环江二级公路建成通车,圆仫佬族和毛南族人民世世代代梦寐以求实现便捷交通往来的通车梦。二是常态化开展“公路通千企”服务行动。紧扣企业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主动上门服务企业,及时有效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有关涉路难题,扎实开展优化公路领域营商环境行动,用心用情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2024年共为企业、群众提供上门服务275次,实地走访企业148家,先后收到企业和社会各界赠送的感谢信和锦旗共25件,让各族群众获得感、认同感成色更足。三是创新推出“公路养护+乡村振兴”模式。结合公路行业点多线长、养护工人少的特点,采取“公路养护+乡村振兴”模式,吸收公路沿线各族群众特别是脱贫户就近参与公路养护岗位实现收入稳定。2024年安排各族群众256人参与公路养护和养护工程项目建设,其中脱贫户85人,有效带动脱贫群众就业增收,助力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公路养护效益三提升,得到各族群众的高度认可。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