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耀村位于百色市那坡县坡荷乡西北方向,全村辖5个自然屯7个村民小组,壮、汉、瑶、苗等民族聚居于此。近年来,弄耀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坚持“四个与共”原则,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发展,推进移风易俗,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发力,加强多元化赋能,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一、因地制宜谋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增进群众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一是科学规划村庄。村庄建设,规划先行。从弄耀实际出发,充分征集村民意愿,着力体现弄耀特色,做好村庄规划。明确住宅、水电、道路、畜禽养殖场所等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的用地布局、建设要求。二是完善产业道路。根据群众意愿,积极谋划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支持,建设硬化弄耀屯至弄力路段的到户产业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带动群众发展种植玉米150亩。后盾单位百色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委为村庄道路捐赠了20盏路灯,让村庄的夜晚不再黑暗。三是提升村庄环境卫生。实施完成了弄耀屯、马角屯污水处理项目,解决污水横流问题。还进一步争取“千万工程”提升村资金80万元,实施建设马角屯、弄耀屯、弄武屯污水管道项目,加快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四是提升医疗条件。为解决群众看病不方便问题,村卫生室从村部后楼搬到前楼一楼,并进行了重新装修,与党群服务中心大楼融为一体,安装了标准化的医疗设备,药品种类补足齐全,群众看病更加方便快捷。
二、发展两类特色产业,以经济为抓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一是发展蛋鸡养殖特色产业。建设标准化蛋鸡养殖场、鸡粪加工厂以及冷库水电项目,带动发展蛋鸡养殖以及鸡粪有机肥项目,增加了就业岗位,实现村集体经济从简单的入股分红到自主发展的转变。目前蛋鸡存栏数量6000羽,日产鸡蛋5000枚,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达到138万元,其中蛋鸡项目收入94万元。是全县唯一一个实现村集体经济收益全村分红的村庄。二是带动群众发展花椒产业。鼓励带动群众发展种植花椒产业增收致富。目前,我们建设了冷藏储存分拣中心大楼,采购花椒加工包装设备,建设全自动保鲜花椒生产线1条,引进重庆花椒产业专业团队运营管理,辐射带动弄耀村及周边群众种植花椒2000多亩。保鲜花椒生产线的建设,为脱贫户提供了5个季节性就业岗位,提升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弄耀村及周边村屯花椒种植受益640户1925人,其中脱贫户283户866人。
三、培育文明新风,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文明家园
一是深挖石门碑刻内涵,弘扬“和美”精神。弄耀屯第二村口有两块石碑,一块刻字“镇包仁里”,另一块则刻着“古为今用”。通过石碑事迹,总结出弄耀群众“艰苦奋斗、宽厚仁爱”的品格,提炼出“和美”弄耀精神,进行广泛宣传。二是绘释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大力宣传移风易俗文明新风。设计制作了优美的墙绘,墙绘内容包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紧扣时政要求,美化了原本脏乱残破的墙壁,提升村庄的文化艺术氛围,宣传文明新风。三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进步的内容融合打造。把弄耀屯所有路灯杆加装氛围营造标语牌,提升全村文化层次,同时将候车亭装修成民族团结进步宣讲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持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乡村振兴保障赋能
一是组织乡贤“参政议政”,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充分发挥老村干、老党员、老教师以及外出创业人员的“智囊”作用,把关心关注家乡建设发展的人士组织起来成立乡贤理事会,定期召开乡贤理事会会议,向他们通报全村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状况,对村里发展思路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二是打造爱心超市,运用“积分”兑换带动群众积极性。建立起爱心公益超市,完善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积分制度,党员群众可以通过参加集体活动获得积分到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已累计向群众发放积分兑换物资3万元。三是组织开展文明评比,激发群众互比互看氛围。村党支部用好评比奖励的正向激励作用,每年度组织开展一次“文明评比”表彰活动,评比项目设立有环境卫生、孝老爱亲、家风家教、励志向上等类别,让身边人讲好身边故事,用身边的优秀人物优秀事迹教育引导身边群众,营造群众互比互看浓厚氛围,带动乡村治理上台阶。四是举办乡村振兴夜校,进一步提升群众素质。村党支部结合全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在家带小朋友较多,闲暇生活单一的情况,成立弄耀村乡村振兴夜校,每个月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法律实务、文化礼仪等实用技术培训,建设成为支部聚力量,群众长知识、提升素质,各方都受益的新时代夜校。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