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赴广西来宾金秀开展大瑶山田野调查90周年。9月18日至21日,由上海大学主办,民盟广西区委、来宾市委统战部、来宾市民宗委、金秀县委、民盟上海市委——上海大学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承办的第12届费孝通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广西来宾举行。本次研讨会以“金山秀水·美美与共”为主题,90余位区内外高校专家学者、相关单位领导嘉宾齐聚一堂,追溯费孝通先生的学术足迹,探讨其学术思想的当代价值,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智献策。
开幕式上,民盟中央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齐慧文在致辞中指出,本次研讨会既是对费孝通先生扎根大地、心系家国的学术实践与情怀的致敬,也是以学术传承回应时代命题的重要实践。呼吁继续弘扬和传承费老的家国情怀、学术品格与担当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力量。
费孝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民盟中央社会委员会委员张喆表示,费孝通先生在金秀大瑶山的田野调查,开启了中国社会学、人类学本土化研究的重要篇章。如今大瑶山的发展变迁,正是其“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理念的生动实践。
民盟广西区委专职副主委、自治区人大农委副主任黄世喆回顾了费孝通“五上金秀大瑶山”的经历,强调他为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建立、瑶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来宾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志华指出,来宾是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大瑶山团结公约》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成功范例。
上海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曹为民介绍了上海大学与费孝通先生的深厚渊源。2013年,在民盟中央、民盟上海市委和费老家属支持下,学校设立了国内首家以费孝通命名的“民盟上海市委——上海大学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中心”,多年来始终秉承费老“志在富民”“行行重行行”的学术理念,将研讨会办至乡村振兴一线,为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开幕式现场还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上海大学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大学费孝通民族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等5家单位与来宾市民宗委、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签订共建协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等6所高校及科研单位与金秀瑶族自治县签订共建实践研究基地协议,为理论研究和地方实践相结合搭建起制度化平台。
本次研讨会采用“主研讨会+6场平行调研座谈”的形式。主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李培林,中央党校教授、督学专家徐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周飞舟,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杨菊华,上海大学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张江华,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院长、广西民族大学原党委书记卞成林分别作主旨发言,从多视角探讨费孝通学术思想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度结合。
6场平行调研座谈分别围绕“费孝通与民盟”“费孝通学术遗产的回望与拓展”“大瑶山调查血脉的当代接续”“费孝通的民族理论及其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两山’理论与大瑶山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等主题展开,学者们分享研究成果、交流实践经验,展开深入讨论。
会前,部分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赴武宣县东乡镇桂中第一支部旧址、象州县运江古镇等地调研,重走费孝通田野调查之路,实地感受来宾市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9月21日,研讨会圆满闭幕。本次会议不仅传承和弘扬了费孝通学术思想,更搭建起高校、地方与学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为边疆民族地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久动能。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