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讲好“广西故事”民族团结进步征文选登

用仁爱架起中非 友谊桥梁的壮族使者(优秀奖)

2019-02-21 00:00     来源:讲好“广西故事”民族团结进步征文工作小组     作者:冯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钟日胜,1970年出生,壮族,中共党员,临床医学本科,现任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先后获荣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梦·劳动美——最美劳动者”、第三届“南宁市道德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医德楷模”、“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并入选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

  时刻把病人当亲人,把奉献当责任的钟日胜两次主动请缨参加援外医疗队,分别到非洲贫困国家尼日尔共和国、科摩罗联盟共和国参加援外医疗工作。非洲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的国家,援非期间,他和当地善良的非洲人民成为很好的朋友,虽然民族不同,语言不通,但是钟日胜通过自己的医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为维护当地民族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1 不辱使命,在异国他乡救死扶伤

  2004年,34岁的钟日胜作为第13批援非医疗队中最年轻的一名医生,远离家人、同事,奔赴尼日尔共和国东部偏远的小镇津德尔。钟日胜被分在津德尔医院,那里医疗设施仍然非常简陋、陈旧,医生寥寥无几,药品严重短缺。尼日尔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共有5个主要民族,官方语言为法语。在尼日尔期间,他自学了法语,将他的医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医务人员,他和同事们一共诊治各类门诊病人3.6万多人次,抢救危重病人700多人次,施行各类手术2900多例。他还与当地人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非洲人民常常邀请他到家里做客,待他如同自家兄弟姐妹一般。2005年爆发了一场尼日尔历史上最为严重的饥荒,而饥荒最深重的地区正是医疗队所在的津德尔地区。当时数百万人处于无粮状态,钟日胜和同事几乎每天都要吃发霉的米饭。然而,即便是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钟日胜和同事们仍然时刻牢记使命,始终在第一线近距离地接触和救助非洲艾滋病等患者。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得知此灾情后亲自到尼日尔视察,当听说在这么艰苦的地区,这么艰难的时期还有中国医疗队坚持工作后,提出要接见工作在饥荒一线的中国医疗队队员。当安南秘书长和中国医生握手的那一刻,钟日胜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为自己是一名中国的医生感到骄傲。由于杰出的贡献,他获得了尼日尔共和国颁发的“优秀医疗专家”荣誉称号。

  结束第一次援非工作后,内心出于对非洲人民的牵挂、医者的使命感,2012年钟日胜在听闻新一期的援非工作信息后,考虑到自己有过一次援非经历,了解援外医生工作,特别是想到地球另一端许许多多的非洲人民更需要他们去帮助摆脱疾病的痛苦,钟日胜选择了再次到非洲工作。当年7月,钟日胜再次背上行囊,作为中国医疗队队员前往非洲科摩罗联盟共和国工作。在科摩罗首都医院工作期间,钟日胜共开展1750例的麻醉,抢救危重病人150例,没有一例事故和差错。更值得一提的是,钟日胜运用精湛的技术成功为刚出生6天的新生儿进行巨大肿瘤切除术麻醉,这是该医院有史以来首次为年龄最小的患者施行麻醉。他的出色工作赢得当地医务人员和病人的高度赞誉,同时还得到了科摩罗总统伊基利卢·杜瓦尼纳的亲切接见。

  2 胸怀责任,书写援非人生经历

  在经历了两次援非工作回国后,钟日胜收获的不仅仅是荣誉,更多的是,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患者最痛苦、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应尽的责任和应有的担当,他想将难忘的援非经历以书面形式为大家打开解中国医生援外工作的大门。2010年,他完成了33万字的纪实文学作品《非洲小城的中国医生》。该书为我国第一部反映援非医疗队员工作和生活的纪实文学作品,在2011年中非卫生国际合作会议上,作为会议参考书籍赠送给各国与会领导人。2012年,该书荣获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成为该届获奖作家中的“壮族独苗”。2016年8月,他再次完成39万字的反映援非医疗队大爱无疆、抢救伤员事迹的长篇小说《卢旺达往事》,于2017年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获得了业界人士的好评。

  3 德艺双馨,视患者生命健康至上

  作为一名麻醉科医生,钟日胜希望通过提高自己的技术减少少数民族患者的疼痛感。近年来他先后获南宁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三等奖1项;在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专业学术论文12篇。

  他所在的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地处少数民族聚集区,到医院就医的大部分是少数民族患者,有很多少数民族群众因为经济原因延误治疗,在做手术前往往很焦虑。对于患者的心理,钟日胜摸得很透,他用温馨的关怀消除患者的疑虑,与病人聊家常。曾经有一位年过六旬的女性患者患有高血压,在做硬腰联合麻醉过程中很害怕,钟日胜不断地安慰她,尽量缓解她的紧张情绪。每做一个操作步骤,他都把可能发生的不适感预先跟病人沟通,让病人有思想准备,以免病人过度紧张。一个手术下来,老人高兴地说:“本来以为疼痛,实际上感到很轻松!”有时患者会偷偷塞给他红包,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常说,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个普通医生该做的工作。

  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医院成立了以钟日胜为模范的“学雷锋”爱心小分队,开展志愿服务。在钟日胜的带领下,“钟日胜仁爱志愿服务队”经常利用周末、节假日、业余时间去看望孤寡老人,给行动不便的老人体检、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他还跟随医院到少数民族乡镇为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开展心肺复苏、外伤包扎等急救技能及急救知识培训。作为道德模范,他言传身教,通过道德讲堂的方式,给马山县瑶族乡小学生传播道德知识,弘扬社会正能量。

  27年的从医路,源于医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钟日胜在援非路上驰骋前行,用自己的平凡善举将“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南宁精神,从绿城的邕江河畔跨洋过海传递到非洲大地,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上不仅架起了中非医疗的友谊桥梁,而且也让民族友谊之花在非洲大地上绽放得更加艳丽。他保持着医者仁爱的情怀,执着坚守,用自己的从医初心践行着医院“医道至精,仁爱至善”的理念,让健康守护包裹更多患者的心房,成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践行者、引领者。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