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十三五”广西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

广西加强民族地区养老服务工作

2018-12-13 00:00     来源:办公室(信息处)     作者:办公室(信息处)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一是夯实民族地区社会养老服务基础。继续实施1521养老示范工程。重点支持南宁、百色、河池、崇左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夯实养老服务基础。安排财政预算资金9228万元,重点打造马山县、百色市、德保县、东兰县、宜州市、崇左市、天等县等13个养老服务示范园区,确保实现到2020年全区建成100个养老示范园的目标,增强政府养老服务的“兜底”功能和保障能力。加快民族地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以乡镇为中心健全养老设施和服务网络,夯实筑牢社会养老服务基础。重点建设10个区域性农村养老服务中心。继续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幸福院建设,投入资金600万元,新建100个农村幸福院。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南宁市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获得民政部、财政部第三批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2018年自治区安排近5000万元资金,实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项目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在全区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新建19个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二是推进民族地区养老服务集聚区转型升级发展。印发《2018年广西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要点》,提出2018年广西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和6项重点任务,明确26个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推动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大力发展健康老龄产业,满足到民族地区旅居养老的老年人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幸福晚年生活需求,助推当地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按照“一核四区”的总体布局,在南宁市、河池市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着手规划建设8个健康养老产业集聚区,重点打造中脉巴马国际长寿养生都会、崇左“乐养城”等一批大型养老产业项目。以龙头产业带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利用民族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和丰富的长寿养生资源,积极拓展医、养、游相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候鸟型和旅居型养老。在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边关风情旅游带等旅游风景重点区域以及25个长寿之乡,打造一批养生、保健、疗养和旅游基地,初步形成山水休闲型、长寿健康型等“候鸟式”养老服务模式。鼓励现有特色名镇名村着力发展特色养老产业,6月,全面启动2018年第二批自治区级养生养老小镇创建工作,鼓励和引导民族地区完善养生养老服务功能,推动城乡养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