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结合自身民族多样、文化多元的特点,引导全区各地探索和实践“非遗+扶贫”的文化扶贫之路,促进百姓增收,助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
一是建工坊,培训成体系。
“桂绣坊”由当地文化部门、博物馆、非遗保护机构、行业协会和文化企业共同帮扶设立,采用“博物馆+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的帮扶模式。项目前期,由村民合作社提供建设用地,发动组织贫困户和留守妇女参加培训和刺绣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与合作商家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共同负责刺绣技艺的培训内容和课程。项目后期,由合作公司负责产品回购和市场销售。2012年至今,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的部署和协调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等多家单位共同举办了5次区域性民族织绣培训班。2016年至今,在昭平县黄姚镇开展了3个系列多期培训,凤立村及周边村落的41位村民接受培训。
“桂绣坊”作为非遗展示和培训基地,既可以有效传承各民族的传统织绣工艺,也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尤其是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将推动非遗保护和产业扶贫,进而推动乡村振兴。
“桂绣坊”和织绣培训是广西“非遗+扶贫”就业培训平台的一个缩影。截至今年6月,全区已建成非遗传习所、工坊、工作站等培训基地70多个。这些培训基地和各级非遗保护中心、公共文化机构组成系统的培训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常态化技能培训服务,惠及千家万户。
二是抓特色,产业上规模。
地处桂东南的客家大县——玉林市博白县被誉为中国编织工艺之都。今年7月,博白县顿谷镇的“编织工艺品特色小镇规划编制项目”正式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将紧紧围绕特色小镇和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生态、文化、旅游、设施等要素融合发展的思路展开“五位一体”的规划建设。
博白芒竹编织是当地利用芒、竹为主要原材料制作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的一种传统技艺。2014年,博白芒竹编织技艺被列入自治区非遗名录。近年来,以博白芒竹编织技艺为主导的广西博白县民族工艺厂、广西玉林双田工艺品有限公司等以“合作外包”的方式,为贫困户提供原材料及技术培训指导,并回购他们的编织产品,形成了一批芒编村、芒编镇。与此同时,博白县委、县政府把文化扶贫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鼓励和引导各个工艺厂优先聘用贫困群众或残疾人员,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结构模式,增加贫困家庭的收入。
目前,博白县从事芒编加工业的农民有10万多人,带动农民每月增收约2000多元。全县生产的100多种工艺品除畅销国内市场外,还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市场,年创产值6亿多元,已成为博白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闻名遐迩的柳州螺蛳粉也是自治区级非遗项目,相关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一方面,政府通过补贴、培训,鼓励掌握螺蛳粉制作技艺的柳州人到全国各地开店;另一方面,建设产业集聚区,以产业促脱贫,带动贫困地区的螺蛳养殖和竹笋、豆角、木耳种植加工等上游产业的发展。2016年开始建设的柳州市柳南区太阳村螺蛳粉特色小镇,如今形成了集新村建设、旧村改造、产业发展、自然风光提升、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发展格局。至2017年底,小镇核心区入驻企业11家,日产预包装螺蛳粉10万袋,年产值超过14亿元。
天等指天椒辣椒酱、钦州坭兴陶、隆林民族服饰等特色项目、非遗项目实现创新性传承、产业化发展,规模日益壮大,助力脱贫攻坚。
三是定目标,发展有规划。
近3年来,广西持续开展“三区”人才培训工程,安排经费1320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109期,累计培养基层文化工作者6218人。各级财政加大投入,引导培育特色文化产业扶贫项目,推动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发展。2017年,隆林县等6个贫困县申报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获得扶持产业项目6个、补助230万元。
《广西加快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未来3年,广西将充分挖掘边境地区非遗资源,深入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重点支持一批传承基础较好、生产规模较大、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建成一批传承示范基地、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传统工艺工作站,培育一批生产性保护企业和民族传统工艺知名品牌。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推广非遗资源入股、合作的经营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非遗保护与致富双赢互利。
未来一段时期,广西将持续实施文化扶贫,通过建设村级服务中心抓好扶贫工作,挖掘非遗资源,大力发展产业项目和集体经济,打好“非遗+扶贫”这张牌。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