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筹备专栏

《瞭望》专访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建设壮美新广西

2018-12-05 00:00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程 姝

60年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八桂大地开启新篇章。

60年后,广西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边疆巩固安宁,生态环境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干部群众精神振奋,正阔步前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

谱写发展新篇章

《瞭望》:60年来广西取得哪些突出成就,将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

鹿心社: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接续奋斗,推动富民兴桂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是实现由低收入阶段向总体中等收入阶段的历史性转变。全区生产总值从自治区成立之初的24.5亿元,到2011年超过1万亿元,再到2017年超过2万亿元,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分别是成立之初的832倍和371倍,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今年前三季度,全区生产总值增长7%,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二是实现由全国交通末梢向区域性交通枢纽的历史性转变。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率先进入“高铁时代”“地铁时代”,高铁建成运营1771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5000公里,分别通达全区12个设区市和89%的县;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超过2400万人次;沿海和内河港口年吞吐能力分别达2.5亿吨、1.1亿吨,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加快形成。

三是实现由相对封闭的边陲地区向面向东盟开放前沿的历史性转变。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成功举办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在西部和边境省份中保持第一,建成西部首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搭建中马“两国双园”、中国-东盟信息港等一系列国家级开放平台,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度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四是实现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转变。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3万元和1万元。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100万减少到2017年的267万,贫困发生率由70%下降到5.7%,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今年全区115万贫困人口有望脱贫,贫困发生率将降至3.7%左右。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充分展示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也充分证明民族团结是广西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幸福线。

当前,广西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全区5600万各族人民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和提出的“五个扎实”新要求作为改革发展的主线,着力盘活开放发展这一盘棋,打好精准脱贫这一硬仗,落实协调发展这一要求,激活改革创新这一动力,发挥好生态环境这一优势,抓好党的建设这一保障,加快实现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广西发展新篇章。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瞭望》:广西将如何确保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鹿心社: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截至去年底,广西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7万,排全国第3位,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广西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要求,以接受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为契机,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一是统筹抓好深度贫困地区和区域性整体脱贫。聚焦20个深度贫困县、30个深度贫困乡镇、1490个深度贫困村,持续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倾斜支持,强化对贫困老人、妇女、残疾人和因病致贫返贫家庭等特殊贫困群体的精准帮扶。同时,层层压紧压实脱贫攻坚责任,统筹抓好面上脱贫工作,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一个人掉队。

二是统筹抓好产业就业精准帮扶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坚持把发展产业、带动就业作为贫困户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大力开展乡村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边贸扶贫,抓好易地扶贫搬迁户后续扶持力度,让贫困户有更多更稳定的产业收益;积极开展就业扶贫专项行动,引进和设立更多“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坚持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贫困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支持村集体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经济、物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不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增加贫困村的“造血”功能。

三是统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持续抓好贫困地区“四好农村路”建设,解决群众“靠天喝水”问题,推进“互联网+精准扶贫”,加快村屯“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为脱贫攻坚提供“硬支撑”。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使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推进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进一步降低贫困人口医疗负担,为贫困地区持续发展提供良好“软环境”。

四是统筹抓好各方力量凝聚和内生动力激发。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特别是扎实推进粤桂扶贫协作和深化两广全方位合作,推进“携手奔小康”行动,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以经济发展推动脱贫攻坚。“输血”“造血”双管齐下,扶贫、扶智、扶志、扶德、扶勤综合施策,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五是统筹抓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政策衔接、机制整合和工作统筹,增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发展后劲,为乡村振兴长远发展打好基础。深入实施特色农业强优、生态环境优化、文化繁荣兴盛、治理能力提升、脱贫惠民富民、体制机制创新“六大工程”,强化组织、规划、政策、金融、人才、法治“六大保障”,全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保障。

生态优势金不换

《瞭望》: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广西将如何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鹿心社:山清水秀生态美是广西的金字招牌,也是广西最宝贵的发展资源。广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决摒弃高消耗、粗放式增长的“弯路”,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人民群众幸福感高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抓住重点区域、重点领域,以非常决心、非常举措、非常力度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和环保督察“回头看”指出问题整改落实,开展好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作战,持续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和宜居城市建设,确保八桂大地山常青、水常绿、空气常新。

二是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优化国土开发布局,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和区域流域产业布局,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深入实施生态经济“十大工程”,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互促双赢。

三是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结合广西区情实际,建立健全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行湖长制,探索建立林长制,促进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动绿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广西美丽形象的发力点。

扩大对外开放贡献广西力量

《瞭望》: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一带一路”建设5周年。广西如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贡献广西力量?

鹿心社: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广西发展的潜力在开放,后劲也在开放,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的新使命新要求,广西立足“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独特区位,充分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着力搭建大平台、建设大通道,积极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贡献广西力量。

搭建大平台,主要是打造中国-东盟博览会升级版。15年来,东博会已成为高层对话、经贸合作和专业交流平台,形成中国和东盟及区域外国家交流合作的“南宁渠道”。广西正积极推动东博会升级发展,进一步提升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水平,更好地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建设。

建设大通道,重点推动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这条通道纵贯中国西北西南地区,以重庆为节点,北接渝新欧国际通道,南经贵州至广西北部湾港和陆路口岸至新加坡及整个东南亚,是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中央有关部委大力支持,新加坡等沿线国家和国内有关省份也积极响应。目前,已经开通运行北部湾港至重庆、贵州、四川、云南、甘肃等5省市的海铁联运班列,实现北部湾港分别至新加坡、中国香港的集装箱班轮常态化运行。广西作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重要交汇点,正在国家支持下加强与有关方面合作,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好铁路、公路、港口、航线、物流、通关等方面的协同问题,努力把南向通道建成连接中国与东盟时间最短、服务最好、价格最优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形成开放发展经济带,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