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最新专题 >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专栏

广西民族大学博物馆——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2017-11-30 00:00     来源:监督检查处     作者:周雯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广西民族大学目前在校学生18817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50%,涵盖壮、汉、苗、瑶、侗等48个民族。长期以来,学校始终把民族团结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努力打造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模范,先后四次获得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多次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2005年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1年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校已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的一个重要窗口。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东盟人才培养成果展、校史展综合地体现了学校“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的办学特色。民族博物馆按我国传统建筑艺术而建构的,展区面积700平方米,馆藏资源丰富,主要分为历史文物展区、广西12个世居民族展区以及东盟十国民族文化展区。面向东盟人才培养成果展,展馆面积700平方米,展示了学校在东盟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一系列成果。校史展,展馆面积700平方米,是广西民族大学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的集中展示,是师生开展爱校荣校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翔实的图文史料展现了广西民族大学学子艰苦创业、严谨治学、勇于担当的精神面貌。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是广西高校当中第一所民族博物馆,创建于2002年5月,收藏了建校以来民族学、历史学等各族师生在教学科研过程中收集的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2000多件珍贵文物资料。博物馆定位于更好地保存、继承和发展各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打造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建设成担当文化自信的育人平台,同时也自觉承担起面向全体师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光荣使命。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举办家乡风情摄影展、民族工艺品设计制作大赛等活动,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每一届《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全校通识选修课开课时,教学团队都会根据各个班级的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到博物馆参观,了解广西的民族历史与文化,感悟广西各族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团结优良传统。同时充分利用博物馆走廊的空间,增挂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照片,既丰富了展馆外走廊布展空间,更是可以在闭馆期间为师生在闲暇之余提供欣赏和了解广西民族历史与文化之美的机会,进行潜移默化的民族团结教育。

学校积极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保护和创新。一是发挥基地育人作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预科教育学院是“广西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贯彻始终,为全区27所高校培养和输送了近2万名壮、瑶、苗、侗等11个少数民族的优秀学生,是培养少数民族英才的摇篮,201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二是开展民族优秀文化教学。在体育课中,开设苗族竹杆舞、壮族抛绣球、彝族打磨秋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组建了龙舟队、藤球队等多支民族体育运动队;在公共选修课中,开设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广西民歌及东南亚民歌演唱赏析等课程,每年选修2000多人次。三是组织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每年“壮族三月三”、瑶族盘王节、侗族冬节、苗族苗年、京族哈节等民族节日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庆典活动。

民族学是广西民族大学的优势学科,建成了拥有民族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工作人员等完整民族学人才培养体系。多年以来学校特别重视民族学科建设,加强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研究,促进少数民族聚居区社会进步,设立了壮学研究中心、瑶学研究中心、民族研究中心、广西民族教育研究中心和广西民族团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成立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近10年先后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150多项,为党和政府制定民族政策提供了依据,为维护边疆稳定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