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东兴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以及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和防城港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奋力推进东兴市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一、经济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
十年来,东兴市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提出了“3+3+N”产业发展体系、“1234N”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体系,成功克服发展中的极端困难和风险挑战,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2012年—2021年东兴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9%;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9%,第二产业年均增长5.7%,第三产业年均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9%;资质等级建筑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2%;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21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提高到46296元、23439元,是2012年的1.8倍、2.5倍。
十年来,东兴市推动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启迪之星(沿边跨境)孵化器获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每万人口发明拥有量超全区平均水平,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等荣誉称号。
二、开发开放取得新突破
十年来,广西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合区和东兴市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区市一体化”改革初显成效。先后获得中越人民币/越南盾现钞跨境双向调运、外国自然人经营登记等多项先行先试政策。成功探索跨境贸易结算、商事制度改革、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办理、跨境劳务合作试点等36条可复制推广经验模式,创新边民互市贸易结算模式大力发展跨境贸易、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3项典型经验做法获得国务院督查表扬。
近年来,该市创新发展边境贸易,“互市+落地加工”“跨境旅游六联合”等东兴模式在全国复制推广,跨境金融创造3个全国第一、多个全区第一。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东兴口岸扩大开放通过国家验收,中越北仑河一桥口岸查验通道由24条增加到48条,中越北仑河二桥正式开通,边民互市便民浮桥建成运营,“一口岸多通道”的发展格局加快形成。进境水果、中草药进口和互市冰鲜水产品、互市水生食用动物等监管场地获批运营,口岸功能更加完善。“跨境经济助力兴边富民”发展模式成为全国59个经验案例之一。
为进一步深化中越医疗领域交流合作,东兴市积极探索跨境医疗救助合作机制,成功开通中越首个跨国医疗救助品牌“1369跨国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对外友好交流开创新局面,与越南芒街市、柬埔寨吴哥通县以及山东齐河县等6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国内外“朋友圈”进一步扩大。与越南芒街市共同举办的中越国际商贸·旅游博览会、元宵节足球友谊赛等活动,成为中越友好往来交流的品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三、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十年来,东兴市全面统筹城乡发展,获批创建国家首批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2021年城镇化率达到73.2%。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公共停车泊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市政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宽带光纤覆盖率达100%,免费WiFi、5G信号热点实现主城区全覆盖,普通商用光纤接入最高速率超3000Mbs。
城区园林绿化扎实推进。园林绿化管养水平不断提升,主要街区及景区道路、小街小巷路灯提标改造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城市面貌明显改善。城市建设加快,建成中越友谊公园、外滩公园、带状公园,新建友好大道、跨越大道、界河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再造一个“新东兴”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
乡村振兴开创新局面。农村饮水安全不断巩固,供水管网已实现城区全覆盖,县城供水普及率达100%。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乡村风貌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沿线605栋农房风貌塑造全部完成。
“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率先在全区实现行政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项目全覆盖,率先在全区实现“村村有示范点,镇镇有示范区”目标。竹山村和交东村分别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东兴镇、江平镇入选“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城市环境空气优良率位居广西前列,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等级为“优”。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十佳乡村振兴示范市”“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
四、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东兴市举全市之力集中功坚,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55户2815人的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农村危房改造实现清零,京族人民实现整族脱贫,率先迈向全面小康。
教科事业提质发展。各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实现全覆盖,12年免费教育全面实施,京族学校荣获“全国文明校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成为全区基础教育教学示范区试点。
医疗卫生短板持续补齐。公共卫生应急和医疗救治能力不断提升,构建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的联防联控机制。建成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市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市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等项目,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乡镇卫生院参与率达100%,实现了医联、医共体网格化管理。
文化体育事业全面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通过验收,京族民歌、独弦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走上国内外舞台。体育馆、游泳馆建成使用,成功举办了中国汽车越野巡回赛、广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泳大赛等系列大型体育赛事。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五大保险参保人数实现历史新高,异地就医实现北钦防直接结算一体化。
平安建设成果全面共享。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向好,社会矛盾纠纷及时调解率、治安问题及时解决率、扫黑除恶和群众满意度均排名全区前列。平安东兴、法治东兴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长足进展,边疆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