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烈村在大革命时期隶属于武篆区善学乡,称“勉峨村”,土改时期成立那烈大队,驻地那烈屯,名为那烈大队,改革开放后改称为那烈村村民委员会。
那烈村位于武篆镇境西北部,距离镇政府3公里,村形为梯形,平原地为“八”字形,国土面积5.2平方公里,东面为银海州,南面毗连巴学村和那论村,西面毗邻巴马瑶族自治县拉林村和弄村京村,北面毗连东里村,耕地面积1080亩,林地面积492公顷,气候温宜,环境优美,水源丰富。辖那烈、那峨和板勉三个自然屯14个村民小组393户1639人,聚居壮、汉、瑶和仫佬族,主要姓氏有黄、韦、罗、周、陈和邱氏,各民族团结互助,亲切友好。红军路过村境1.8公里,东平河过村境1.6公里,村屯之间全通水泥公路,田间生产道路四通八达。主要产业有优质稻、桑蚕、核桃、油茶、香芋、花椒和肉牛养殖,其中肉牛养殖得到《光明日报》报道。
革命遗址银海州是明代抗倭英雄韦虎臣操兵练武和壮族农民领袖韦拔群同志召开同盟会的旧址。大革命时期,韦拔群组织各族青年妇女,用壮族人民世代喜爱的山歌(勒脚)来宣传和发动贫苦农民起来参加革命。山歌,成了当时宣传革命道理的精神武器。解放后,那烈群众继承革命光荣传统,又用山歌歌颂祖国的解放,歌颂党的好领导。如今,山歌已经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武器。壮族勒脚山歌2019年获批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那烈村是红七军二十一师参谋长黄大权烈士生前的生活地,红七军兵工厂旧址。兵工厂附近有一眼活泉,泉名“何智泉”,与世界长寿之乡巴马瑶族自治县水源相通,四季恒温长流。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那烈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努力拼搏、自力更生、砥砺奋进,村容风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先后荣膺区级“优秀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五星级党组织”、“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卫生村”等称号,荣膺市级“生态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和县级“信用村”及“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