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湾村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县伟江乡东北部,四面群山、梯田环绕,山清水秀,平均海拔870米左右,洋湾村洋湾屯居住着苗、瑶、汉三个民族共117户、422人,耕地面积45.5亩。近年来,洋湾村通过人居环境改善、特色民居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齐抓并举,致力于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谱写民族团结的时代新篇章。
统筹乡村规划布局,精心绘制美丽乡村建设蓝图。洋湾村始终坚持以改善生活条件、提升人居环境、传承民俗文化、保护文化遗产为发展思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强化宜居乡村硬件保障,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一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改善,全面完成通村屯道路硬化,村寨内屯组道路硬化率达100%;实施人饮工程2个,屯内117户村民均有安全饮水;广播电视入户率100%,大力推进农村电网改造项目,全村电网供电覆盖率达100%;屯内设立保洁员2名,可移动垃圾集中回收箱28个,垃圾集中处理率100%;大力推行农村“三改”,已完成改厕覆盖率85%。二是延续保护原始民俗风貌,深入推进洋湾“风情苗寨”品牌打造,对村庄房屋、巷道、历史文化古迹、红色遗址、消防人饮及其他基础设施等统一规划、建设、修复,确保村镇周边延续苗族良好的传统格局,保存历史文化痕迹。三是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体系,村内便民基础设施完善,建有篮球场、日常健身设施、农家书屋、戏台,投入250多万元用于新建村两委办公楼、潘寨文化活动中心,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进程。
洋湾村民居建筑
传承保护民族文化,构建民族团结发展良好格局。一是保护传统特色建筑。洋湾苗寨形成始于明朝,寨内建筑文化底蕴深厚,目前村寨内民居仍然延续着传统的苗族建筑风格,传统特色民居建筑相对集中、户数多且面积大,全村“半边吊脚楼”“横屋”式的传统苗族民居建筑占全村房屋93%以上。二是挖掘传承民族文化。洋湾村为深入挖掘苗寨文化,成立了伟江乡民族文化挖掘与传承协会洋湾分会,负责本村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传承,组织村内民间节庆、文化活动的开展。洋湾村组成“六个一”队伍(即一个广场舞队伍、一个龙狮队、一个文艺队、一个篮球队、一个山歌队、一个体育竞技队),从人、财、物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对各队伍开展日常管理、综合素质以及文化技能等方面培训,以队伍示范带动,凝聚起全村民俗文化活动力量。三是助推民族团结进步。洋湾村通过“龙狮贺新春”、“跳香节”、“尝新节”、农民运动会等传统节庆,积极邀请并参与邻乡友村的少数民族同胞开展“民族团结”大巡游、“跳香节”、党的十九大精神及脱贫攻坚山歌会等民族文化活动,通过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及脱贫攻坚与苗族山歌有机结合,将传统苗寨节庆打造成了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有力前沿“阵地”,呈现了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
发展高山富硒产业,构建农民美好生活物质基础。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找准产业定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为重中之重。2016年以来,洋湾村以市场为导向,专注西红柿、辣椒特色产业,把“输血扶贫”转化为“造血扶贫”,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从精准扶贫道路的举步维艰到产业蓝图的初显成效。一是抓强化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每年邀请县乡农业技术专家对全村范围内农户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期以上,不断提升农民对种植、管护等方面实用技术。二是抓产业结构调整,紧抓龙胜县脱贫攻坚产业奖补政策,每年于春耕种植前组织村寨内村民群众进行产业座谈宣传产业奖补政策,通过产业奖补宣传单、横幅、村民代表会议及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引导农户种植效益高、风险小、易管护、病虫少的高产高效产业。目前,洋湾村种植辣椒800多亩,西红柿种植200多亩,2018年洋湾村共有 131户贫困户通过产业脱贫,其中种植辣椒124户324.5亩,西红柿30户56.3亩,洋湾村产业已逐渐从“杂乱小”撒“胡椒粉”式种植模式从“精细广”产业发展模式转变。三抓致富能人带动,洋湾村注重挖掘本地致富能人,通过发展本地致富能人3名,带动贫困户种植西红柿、辣椒共计21户44亩,雇佣5户贫困户发展家庭农场种植西红柿、黄金梨等约30余亩。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洋湾村的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
洋湾村全景图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