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新时代民族工作极其特殊而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反复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主持中央政治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两年再次亲临我区视察,为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擘画蓝图、指引航向,勉励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继续在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全国前列,给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巨大奋斗感召和信心力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大手笔谋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加强统筹协调,全区民宗系统履职尽责、开拓创新,全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广西实践。铸牢共同体意识工作进入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的时期,领导力度前所未有,信心决心前所未有,联动合力前所未有,工作成效前所未有,形成了上下同心、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格局。
一是党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自治区党委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把持续扎根铸牢共同体意识落实到经济、教育、就业、社区建设、文化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大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刘宁书记亲自谋划、指挥,多次专题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工作,多次向中央领导汇报,亲自带队到中央统战部对接,担任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示范区建设出题。心富常委直接参与,担任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会会长,主持示范区方案起草、修改和完善工作,始终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
二是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有力。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及时跟进调整落实措施,先后形成五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大力支持。落实“1010”文件要求,推动国家民委出台支持广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有关文件。实施广西“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分别在崇左、百色举办产业合作洽谈会,吸引340多家企业参加,现场签约38个项目,总投资135.29亿元,获得全国工商联和国家民委领导的批示肯定,并在全国“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三是各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参与热情空前高涨。自治区党委统战部主动牵头协调,组织起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行动方案等重大文件;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研室积极参与重要文稿的起草修改;自治区工商联、商务厅、投资促进局、南宁海关主动配合开展广西“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积极协调借展8件珍贵文物古籍;自治区主题教育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学习内容;自治区财政厅加大财政资金保障力度,支持示范区建设,等等,各部门工作配合越来越紧密。在北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广西参展的企业、团队、群众,克服困难、热情百倍,向首都及全国各地10万多名观众展示广西团结和谐、开放包容的良好形象;广西“小砂糖橘”到东北,“小东北虎”“小冻梨”到广西,一场跨越数千公里的南北民族大联欢在这个冬天上演,生动展现了广西共同体基因,全面促进了各民族大团结、大融合。
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成果丰硕。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研究会。会同国家民委调研组总结提升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的成功经验,相关成果在国家民委《民族工作简报》单篇刊发。会同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开展“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调研”。广西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第二次入选四部委研究基地,广西师范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入选国家民委研究基地建设名单。新立项35项民族宗教理论研究课题,其中12项为自治区社科规划课题。召开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理论研究成果报告会暨自治区民宗委咨询委员会会议。成功召开桂滇黔三省区十市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学术研讨会。完成《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广西卷》摘录史料140余万字、图片1300余幅。
五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成效显著。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用各族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各界各行业各族群众宣讲,宣讲覆盖14个设区市、12个自治县和3个享受自治县待遇县、59个民族乡,让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举办“广西模范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举办“2023年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暨“潮聚三月三·和谐在八桂”、广西民族文艺节目展演、桂台各民族欢度“壮族三月三”等系列活动,在北京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活动,配合办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在广西民族大学等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试用试讲,与人民日报、新华社、广西日报社等13家主流媒体合作,大力推广“道中华”宣传品牌,策划推出“总书记走过与牵挂的地方”等系列专题报道,面向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发送1.4亿条公益短信,实现铸牢意识宣传教育全覆盖。
六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中国式现代化稳步推进。自治区专项安排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资金和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47亿元,安排边境地区转移支付资金30亿元,累计下达64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转移支付资金1384亿元。争取获得中央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7.16亿元,增幅6%;获得中央民贸民品生产贷款贴息引导支持资金1.9亿元。成功举办隆林各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富川瑶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共协调落实县庆为民办实事项目资金3.2亿元。首次遴选33家企业开展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试点;命名挂牌44个广西民族特色村寨,扎实推进广西民族特色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试点,相关调研报告入选2023年全区“百优”理论调研文章。扎实开展兴边富民创新推进试点,边境地区“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建设取得新进展。推进百色市共同现代化试点。
七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持续深化。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14个地区和单位荣获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命名,其中示范市4个,数量排在全国第一,获得命名设区市占比上升至71.4%。自治区党委、政府命名第六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295个,范围从县级以下单位拓展到区直和中直驻桂单位、设区市。开展自治区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表彰活动,200个集体和299名个人荣获表彰。深入实施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桂在行动”,以交流助力青少年共筑青春梦、赋能群众安居乐业、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在广西“小砂糖橘”勇闯黑龙江成为网络顶流之际,我区与黑龙江在国家民委签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合作协议,率先行动、主动作为,开启了跨区域促进“三交”的新格局。
八是我国宗教中国化广西实践深入推进。指导宗教界系统学习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举办宗教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演讲比赛系列活动,深化宗教界对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认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在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普法大讲堂活动,引导宗教界自觉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开展活动。支持宗教界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选树打造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宗教活动场所示范点17处。指导广西佛教协会、广西伊斯兰教协会完成换届工作,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圆满完成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宗教接待服务工作。
九是民族宗教领域风险隐患有效防范化解。制定出台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抓好《广西民族研究》《广西民族报》等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牢牢把握正确舆论方向,有效维护民族宗教领域意识形态安全。承办2023年全国民族领域风险隐患研判会,稳妥迅速有效开展规范壮文使用工作,得到国家民委领导的高度肯定。健全完善民族宗教工作体制机制,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情况研判和事件的处置更加顺畅。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