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文件 > 部门文件 > 桂民宗发
索  引 号:000014349/2024-229782效力状态:
发文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成文日期:
标  题: 自治区民宗委关于开展《我们和党旗在一起——56个民族心向党》大型融媒体报道的通知
发文字号:桂民宗发〔2021〕47号发布日期:2021年03月19日

自治区民宗委关于开展《我们和党旗在一起——56个民族心向党》大型融媒体报道的通知

2021-03-19 17:00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河池市民宗委: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奋进“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广西民族宗教工作迈入新发展阶段的关键之年。为配合开展建党100周年大型主题宣传,民族团结杂志社(《中国民族》)拟推出《我们和党旗在一起——56个民族心向党》大型融媒体报道活动,该活动中的壮、毛南、仫佬、京族4个民族的报道由广西民宗委主办,广西民族报社承办。此报道拟于2021年6月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通过《中国民族》杂志、中国民族网、中国民族微信、人民网(视频)、今日头条、B站平台及广西民族报全媒体平台刊发、推送。该报道活动毛南族部分拟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拍摄点,仫佬族部分拟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为拍摄点,特请你委协助广西民族报社完成该报道活动毛南族、仫佬族部分的撰稿、视频和海报拍摄工作,具体需协助的工作内容如下:

一、协助提供相关文字材料。于3月19日前提供建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毛南族、仫佬族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变化情况相关文字材料,以及毛南族、仫佬族人民奋发有为的故事线索及材料(典型人物、家庭、村庄、社区、学校、工厂、民宿、景区等均可),展现其团结进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迈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时代风貌。

二、协助组织视频和海报拍摄。拍摄方案详见附件《我们和党旗在一起》视频拍摄计划表。

联系人:

广西民族报社记者  韦颖琛(毛南族部分) 18172368557

广西民族报社记者  何宗威(仫佬族部分) 15289668008

广西民族报社视频编导  蓝天桥 13788403004

附件:1.《我们和党旗在一起》视频拍摄计划表(毛南族)

          2.《我们和党旗在一起》视频拍摄计划表(仫佬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2021年3月12日            

附件1

《我们和党旗在一起》视频拍摄计划表(毛南族)

拍摄地点: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拍摄时间:3月22-23日

拍摄大纲:以下南乡中南村南昌屯毛南族人民唱起山歌《十颂党恩》——“鲤鱼伴水水更清,星星伴月月更明,我们过上好生活,永远不忘党恩情……”作为开篇,通过写信给习近平总书记的村民代表的视角,以独白的形式,引出毛南族整族脱贫的场景,中间穿插人民群众生活幸福的画面,感谢党的好政策,体现出少数民族团结进步、全面小康的主题。

联系人:编导  蓝天桥  13788403004  


具体内容:

时间

地点

内容

人员

道具

备注

3月22日

铜鼓广场

大合影、喊口号、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0人


统一民族服装

县区

航拍空镜




下南乡中南村南昌屯

采访给习近平写信的村民代表

1人


穿着民族服装

3月23日

下南乡中南村南昌屯

拍摄关于脱贫后村民幸福生活的相关场景


拍摄根据现场情况而定,其中会涉及入户拍摄,被摄对象需提前准备好民族服装

注:请提供往届“分龙节”的活动高清视频。


附件2

《我们和党旗在一起》视频拍摄计划表(仫佬族)

拍摄地点: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拍摄时间:3月25-26日

拍摄大纲:通过三个人物(仫佬族)(拟定:第一书记,扶贫养牛专业户,刺绣传承基地创始人)的第一视角,分别讲述他们在各自岗位上辛勤劳作,如何带领仫佬族人民用智慧的汗水创造幸福生活、建设美丽家乡等。故事以小见大,通过真实事例展现仫佬族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迈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时代风貌。

联系人:编导  蓝天桥  13788403004  


具体内容:

时间

地点

内容

人员

备注

3月25日

四把镇佛子坳红七军战斗遗址

大合影、喊口号,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0人

统一民族服装


罗城县某村仫佬人家

拍摄养牛专业户(例如四把镇思平村覃宏永),通过第一视角,展现出罗城通过实施以奖代补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激发贫困户自力更生发展产业的扶贫政策,带动农户增收,走上致富小康之路。

1-2人

穿民族服装

3月26日

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双寨村的“仫佬族刺绣技艺”传习基地

“仫佬族刺绣技艺”2010年被列入广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拍摄刺绣基地创始人,开设刺绣等传统手工艺培训班,让搬迁至此的群众用针线“绣出致富路”,展示在党的惠民政策下,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图景。

10人



第一书记

以某村第一书记为第一视角,拍摄第一书记身处脱贫攻坚第一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并给予全片政策性总结,让观众感受仫佬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路上的新时代风貌。

10人


注:由于前期还未与当地沟通,以上事例仅供参考,如有更具代表性的案例或是宣传思路烦请推荐。

文件下载:

解读